《黃帝內經》提到,肺屬「嬌臟」,易受秋天肅殺之氣而傷及肺氣,導致冬天常常生病。
中醫師建議可多吃補氣食物,搭配規律運動、早睡早起,就能夠強化肺部功能,降低感冒機率。
中醫認為人與自然界有著密切的關係,自然界的氣候變化與季節異常,都與人體的生理現象生理活動相對應,天地萬物皆遵循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正常規律,同樣地人體的調節機能也要順應四時氣候與晝夜規律,方能保持人體內外協調;反之,就會受到病邪侵襲而生病。
五行學說是中醫學借以闡述臟腑生理、病理及其與外在自然環境的相互關係,並以之指導對疾病的診治。五行(木、火、土、金、水)對應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也對應五季(春、夏、長夏、秋、冬),就是木對肝應春、火對心應夏、土對脾應長夏、金對肺應秋、水對腎應冬,所以說秋天是養肺的最佳季節。(按:中醫為讓四季能與五行五臟配對,在夏與秋之間設置長夏,即夏季最後一月|陰曆六月。)
秋季燥邪侵肺 耗損津液
對照「金對肺應秋」的道理,秋天是養肺最好的季節。《黃帝內經》說秋季是自然界萬物平定收斂的時令,這時候天高風急、地平清肅,人的生活起居應該與雞一樣,早睡早起,以保持神志安寧,以避秋季肅殺之氣;否則就會傷及肺氣,到了冬天就會生病。因為肺為「嬌臟」,很容易受外邪侵害,尤其是秋天的燥邪,能耗損人體津液 ,使之出現口乾、唇乾、鼻乾、咽乾、乾咳少痰、皮膚乾燥及大便乾結等症狀,甚至出現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所以,要避免這些疾病的發生,秋天就要養肺,以防患於未然。(按:中醫學所說的「肺」,除了生理學的肺之功能外,還包含呼吸道、水分代謝、體內免疫力及體外防禦力等等;此外,肺又與皮毛、大腸有關係,所以肺燥就會皮膚乾燥、大便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