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爆急診離職潮、疑濫用子宮鏡 問題出在薪資制度 扭轉「拚業績」質疑 長庚沒說清楚的事

爆急診離職潮、疑濫用子宮鏡  問題出在薪資制度 扭轉「拚業績」質疑  長庚沒說清楚的事
長庚風暴持續發酵,這個醫療帝國將何去何從,考驗領導者的智慧。

林思宇

焦點新聞

攝影/劉咸昌

1085期

2017-10-05 14:52

被健保署認定子宮鏡檢查濫用,長庚已提出申覆。但要化解外界對該院「績效導向」的疑慮,備受爭議的薪資結構,恐怕仍是最需要說清楚的問題核心。

這半年來,長庚醫療體系接連惹議,先是爆發林口長庚急診醫師離職潮,接著又發生子宮鏡疑似濫用,種種事件,被外界認定背後根源來自於長庚醫院的運作管理太過「績效導向」。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就在子宮鏡事件爆發後撰文,意有所指地表示,「許多非公立醫院的醫師並無底薪……,難免造成大家衝高服務量,以增加收入。」

 

面對外界質疑,林口長庚院方自是大嘆無奈。針對健保署抽審該院四○四件子宮鏡檢查病例,發現高達七二%屬於「非必要性」的誇張結果,長庚除對外說明其中許多病例使用子宮鏡是「治療行為」而非「檢查行為」,並已向健保署提出申覆。不過,當本刊進一步詢問抽審病例中「治療」與「檢查」的占比分布究竟如何,院方則表示,由於已進入申復階段,暫時不便提供。

 

採「醫師費」PF制 三指標,決定薪資多寡

 

然而除了風暴核心的相關數據之外,若要化解外界對於「績效導向」的質疑,長庚顯然還有更多細節必須說明。關鍵,就在於一套與業績連結的薪資制度

 

據院內主管表示,早年,創辦人王永慶先生為杜絕醫師拿紅包的陋習,因此決定採用所謂的PF制度。PF是Physician Fee的縮寫,也就是所謂的「醫師費」,此制度是由曾經獲得醫療奉獻獎「特殊貢獻獎」的已故醫療管理大師張錦文引進,其精神,基本上就是「醫師看的病人愈多,收入愈高」。當這套制度落實在長庚醫院,則被設計成一套稍微複雜的薪資制度框架。

 

首先,除了急診是特別設計外,其他科別醫師薪資主要來源是各科的「科基金」,這是由各科收入而定。至於每位醫師的實際薪資,又得依循三項指標而定:年資、科內貢獻(含教學、研究、公共服務等),以及實際醫療行為,也就是所謂的「業績」。

 

眉角,就在於這三項指標的權重比例。

 

長期以來,這三項攸關醫師薪資的指標,一直呈現「三足鼎立」的比例分配,各占三分之一。

 

外界一度傳出,前長庚醫院決策委員會主委李石增曾在擔任神經外科主任時,主動拉高業績的薪資分配占比至五成,而他在二○一五年升任決策會主委後,更鼓勵各科放寬績效占比,多數科別占五成,甚至有些科別高達六、七成。

 

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直言,這是挑戰人性的薪資制度,讓醫師成為穿白袍的sales(業務),衝擊民眾對醫師的信賴。

 

用「業績」留住醫師 各科別占比,應講清楚

 

對於這些傳言,長庚方面均予否認,不過,「分配比例確實有所調整,但不是李石增主導。」長庚醫院行政中心副主任蘇輝成表示,比例調整是為了因應環境變遷,針對部分「開業科」,開放拉高業績部分的薪資分配占比。

 

蘇輝成解釋,早在大約五、六年前,院方有感於「部分醫師若到外面開業更好賺」的現象,為了避免人才外流,因此決定針對部分科別調整比例,例如皮膚、美容等相關科別,都在當時拉高了業績表現對醫師薪資的影響比例。原則上,調整的幅度由各科自訂,但院方也有規定上限,「業績占比不能超過五○%。」

 

然而,再進一步追問,究竟目前有哪些科別的業績占比高過三分之一?院方則未提供相關資訊,僅表示這次子宮鏡事件的主角婦產科,目前還是維持三項指標均等分配的占比水準。

 

到底有多少科別、哪些科別已經拉高了業績對醫師薪資的影響程度?長庚如果要化解外界疑慮,也該適度說明。

 

至於李伯璋在文章中所提的「醫院業績導向元凶」,也就是「許多非公立醫院醫師並無底薪」,長庚雖強調「醫師有底薪」,但若細究薪資結構,卻會發現這樣的底薪對醫師而言意義有限。

 

確實,長庚醫院設有底薪,但由於實際領到的薪資取決於「PF與底薪相比何者為高」,因此對醫師而言,薪水多寡主要還是看PF制度的各項指標分配架構。

 

值得注意的是,醫管人士普遍認為,張錦文當年引進PF制度的立意良善,也廣受醫院採用,如今長庚因為各種風暴事件被放大檢視之後,如果認定PF的變形發展已經扭曲原本該有的平衡,那麼,或許也有進一步擴大檢視各院所現行制度的必要。

 

至於面對「業績導向」質疑的長庚,院方也攤開財報,顯示若扣除股利所得,二○一五、一六年均虧損逾十一億元,藉此說明營運並非績效導向。但想要在短時間內化解社會疑慮,該說明的、可說明的,何妨大方講清楚?

 

延伸閱讀
長庚醫療體系創新研發成果卓越  榮獲第20屆國家新創獎30個獎項
長庚醫療體系創新研發成果卓越 榮獲第20屆國家新創獎30個獎項

2023-12-28

土城醫院榮獲「112年經濟部節能標竿獎金獎」 長庚醫療體系代表受獎
土城醫院榮獲「112年經濟部節能標竿獎金獎」 長庚醫療體系代表受獎

2023-12-07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與直覺台灣分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開創台灣微創醫療新紀元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與直覺台灣分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開創台灣微創醫療新紀元

2023-10-18

輕症衝大醫院急診,多收300元!健保部分負擔調漲春節後上路:一張表整理「看病要多付哪些錢」
輕症衝大醫院急診,多收300元!健保部分負擔調漲春節後上路:一張表整理「看病要多付哪些錢」

2023-01-08

緬懷王永慶「要做就做最好」精神!長庚醫療體系舉辦「2022長庚醫學週」研討會
緬懷王永慶「要做就做最好」精神!長庚醫療體系舉辦「2022長庚醫學週」研討會

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