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議員李新墜樓死亡,由於新聞報導在墜樓前,李新吃了70多顆安眠藥,不少民眾意識到,光吃安眠藥似乎無法解決問題,若不正視問題還是會有生命危險,紛紛來看診,問怎麼辦?洋蔥醫師說,患者願意再度到診間尋求協助,顯示人本身就有求生、求死的本能,基本上都會希望自己能活得下去,除非徹底絕望,怎麼拉都拉不起來,否則都還會抱持一絲希望,鼓起勇氣準備改變。
李新家屬不願承認是自殺,但從各種跡象顯示,「憂鬱」應該是有,也有皰疹和睡眠等困擾,同時也選擇在日記本對兒子說自己是「失敗的父親」。作為一個精神科醫師,看到李新的不幸事件,有幾個感慨:
感慨一:得了精神疾病不敢講
事件過後,在一次電視節目中,與某台北市議員同台,她說「政治人物有精神疾病不敢講」。對此,洋蔥澄清,這是嚴重的迷思,「憂鬱症」是大腦內分泌失調,而大腦是人體重要器官,人體各器官都會生病,何況是大腦?得到憂鬱症真的不要不敢講,這不是什麼羞恥的事情。
感慨二:身體微恙表示心理已經受傷
情緒低落的個案,蚊子說,容易掉入惡性循環,有些人會有帶狀皰疹,有些人則是常常嘴巴破,表示單純皰疹病毒作怪,這些雖然是身體微恙,從身心醫學角度則是提醒患者,壓力與負面情緒造成抵抗力下降,身體已經發出訊號。
在診間,洋蔥與蚊子常遇到許多患者三天兩頭拉肚子,胃鏡、大腸鏡檢查卻又都沒事,頂多診斷只是說胃食道逆流,最後才知道是壓力與負面情緒所導致。
令他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名50 多歲高階主管,過去一年來每天白天很焦慮,四肢時常不自覺會發抖,晚上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又會被抖醒。起初以為是中風或是巴金森氏症,但經過各項檢查評估都沒事,被醫師診斷為「假性巴金森氏症」,後來有醫師建議轉到洋蔥診所,檢查與協談後發現,原來是廣泛性焦慮症合併慢性憂鬱、自律神經失調和睪固酮缺乏症候群。
為何會如此?原來患者雖坐領高薪,但太太覺得先生長時間在大陸,相處時間太短、工作時間太長,懷疑是不是另有女人,他自己本身很想栽培兒子,偏偏兒子不想繼承事業,告訴他說「不想要操死」,自己不像爸爸是個工作狂,而心肝寶貝的女兒,男朋友也讓他很不滿意,原希望未來女婿能擁有高學歷和正當職業,但女兒卻選了一個工作不穩定玩音樂的男朋友。
情緒低落嚴重時,很想從大廈一跳而下,這樣的念頭也持續半年之久。
洋蔥說,睡眠是身心健康的第一根柱子,睡不好覺真的是百病生,首先得先幫助個案能睡得好,藥物外配合認知行為治療,一起檢視他的時間分配,不要過度抱持冠軍性格,分分秒秒處於備戰狀態,也告訴太太和孩子,先生、爸爸生病了,需要他們多陪伴,在溝通時,盡量用三明治表達法:肯定、提醒、鼓勵,緩和緊張又疏離的家庭氣氛。
感慨三:外界對憂鬱症認識不夠
有患者問「李新有看病,有吃抗抗憂鬱藥物卻自殺,是不是吃藥導致他自殺?」洋蔥和蚊子聽了都嚇一跳,連忙解釋,這是似是而非的說法,大家不要誤信。
洋蔥解釋,憂鬱症療程一般是6個月,病人一開始情緒低落、沒有能量、想法也很負面,此時雖然會想死,但身體沒有力氣來完成,接受治療後,睡眠、食慾等都改善,也變得比較有力氣,但負面想法還是存在,所以當想到負面的事時,就比較有力氣去達成,青少年身上較容易發生。
洋蔥說,通常醫師會提醒,病情初步好轉時,很可能是自殺身亡的危險時段,一定要規則服藥和作息規律,當個案覺得想自殺時,應該告知親友,立即就醫評估如何處置與是否住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