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P、玻尿酸近年在醫療院所風行,卻也有不少爭議,我該不該打?
潘健理診所院長、台灣疼痛醫學會理事與復健科醫師潘健理解釋,很多人會誤以為退化性關節炎就是關節磨損、積水,是一種疾病,其實不然,「退化性關節炎是很多『次診斷』的集結,是症候群而非單一診斷。」除了關節磨損外,同時可能也有肌肉緊繃、韌帶鬆弛、神經纏套或者筋膜疼痛等,由這些疾病集結起來成了退化性關節炎的主診斷。
當有了正確診斷 (主診斷+次診斷)後,明確知道疼痛來源,才能夠對症下藥。對於輕度的病患,首先會以保守治療,如口服消炎止痛藥、物理治療復健為主;若保守治療無效的輕中度患者,就可以考慮近年最風行的玻尿酸與PRP來減輕不適,延緩手術時間。
● 玻尿酸
玻尿酸除了用在醫學美容外,也廣泛使用於骨科與復健科的治療上,能潤滑受損的軟骨並減輕關節疼痛。針對60歲以上的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若是使用保守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半年以上都無效時,健保可以給付施打玻尿酸,1周1針、療程需要3周,效果可維持半年。病患也可以自費選擇價格較高的高分子玻尿酸,因為分子量較大,人體吸收較慢,可維持約1年左右。
● PRP
PRP(platelet-rich plasma)是高濃度血小板血漿。身體受傷時,血小板能促進癒合,PRP就是將自體血液抽出並離心出富含生長因子的血漿,再注射回患處,能抑制發炎,促進組織的修復。不過一針PRP要價不菲,需自費1∼2萬元不等,端看使用的離心機等級。
非萬靈丹 止痛效果因人而異
專長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周博智說,目前PRP在骨科的應用以治療膝關節炎為多數,但對於輕中度退化的治療效果較佳。他表示,根據醫學文獻,長遠來看,PRP與玻尿酸對疼痛或者關節功能改善,兩者差異不大。至於一些膝蓋、腿已經磨損、變形得很厲害的患者,「不管是PRP還是玻尿酸,對症狀減緩的效果都不太大。」
他進一步說,玻尿酸與PRP各自有擁護者,並非說哪個好、哪個不好。有些患者本來持續打玻尿酸,療效漸弱後改打PRP;也有人打了PRP沒有效後,改打玻尿酸或做微創手術。
「PRP絕不是萬靈丹,」潘健理強調,目前研究也顯示,有15∼20%的病人可能施打後仍沒有效果。他也說,目前大部分醫師的臨床慣例是先使用玻尿酸,再試試PRP。
不過,PRP價格不菲,愈來愈多診所加入施打PRP的行列,坊間甚至有醫美診所、家醫科診所也投入打PRP,施打醫生良莠不齊,價格也很混亂,引發更多爭議。
此外,施打玻尿酸與PRP也有風險。周博智指出,尤其PRP步驟較為繁瑣,需要抽血、離心、再抽出PRP打回患部,流程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污染,醫護人員都需要謹慎操作。潘健理也提醒,在施打前,民眾可以先了解醫療院所操作過程是否全程無菌,從抽血開始到離心機與最後的注射,都必須要無菌操作才可能避免感染。
潘健理建議, 想尋求PRP、玻尿酸治療的民眾務必睜大眼睛,找具有骨科、復健科或者疼痛科專科醫師執照的醫師,才能夠釐清膝蓋病況,進而對症下藥,「退化性關節炎,不一定只打關節腔。」
要特別當心的是,施打玻尿酸後,部分民眾有可能因為玻尿酸成分引起過敏反應;施打PRP後,也有些人會出現免疫反應,造成瘀血、紅腫、肌肉緊繃,只有具經驗的專科醫師才知道怎麼處置。
復健、練肌力比注射更有效
治療完的休息與復健也扮演重要角色。周博智說,不管病況急或慢、採保守治療或者PRP、玻尿酸,治療完都要先固定患處(可使用貼紮讓關節更穩定),不要從事太劇烈的活動,讓傷慢慢復原,多半需要1個月的恢復期;關節肌肉逐步恢復後,不妨做一些非衝擊性的運動如太極拳,「最有效的非手術治療、甚至預防、減緩退化性關節炎的方式,就是控制體重並耐心鍛鍊腿力,但這也是最難的。」
「打完PRP不是治療結束,而是復健開始,」潘健理也說:「病人絕對不是打完PRP就畢業,而是在未來復健、運動中畢業。」打完PRP後患處消腫、關節活動度逐漸增加、肌肉力量回來後,就可以慢慢開始簡單的復健如散步,並訓練核心肌群、平衡感。
他進一步解釋,身體有代償作用,膝蓋不好就會從其他肌群、關節來支撐,做好肌力訓練就像存錢一樣,讓身體其他部分的資本足夠借錢給膝蓋使用,也因此他主張,「練肌力比注射更有效,甚至練好肌力還可能不需要再打針。」
(本文摘自生活i健康<好膝力>)
何時該手術治療?
一旦真的被醫生宣判需要換人工膝關節,請先停看聽。潘健理診所院長潘健理指出,當骨科醫師建議換人工膝關節時,千萬不要灰心,開刀前尋求第二意見,除了骨科外,也可找復健科醫師確定是否是其他神經或肌腱的問題。
另外,雖然健保規定軟骨磨損超過一半以上,就可以給付手術換人工膝關節,但實際上,並非所有關節重度磨損的患者都需要。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周博智說,動與不動手術的界限並不是那麼絕對,必須要針對每個病人的生活情況、經濟水準、身體情況來整體考量。
周博智有位患者曾輕微中風、腿沒力,膝蓋嚴重變形疼痛,期待換人工膝關節來恢復行動力,他評估手術過後雖可改善疼痛,但腿仍會無力,就不宜冒麻醉風險;有些患者軟骨磨損嚴重,但是身形瘦削、家裡有電梯,每半年打玻尿酸,也還過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