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極端案例》有人一年檢查24次 頻率高 風險也大 專家解惑:電腦斷層 何時需要做

極端案例》有人一年檢查24次  頻率高  風險也大 專家解惑:電腦斷層  何時需要做
(圖片/shutterstock)

2017-06-22 16:14

電腦斷層是目前醫界認為既方便又迅速的高階醫療影像檢查,但因有輻射線及功能局限,一般人須建立觀念:「不是做越多越好,而是有需要才做。」

電腦斷層年燒健保九十二億」、「檢查多燒健保,有人年做二十四次電腦斷層」,成為新聞熱議的話題;但另一方面,近日也有最高法院醫療疏失的案件,關鍵在於原告認為醫師未安排電腦斷層檢查。
 

價格相對低,且非侵入性


「電腦斷層」全名叫作電腦斷層攝影(CT),是利用無數的X光射線穿透人體,經由電腦重組出體內3D影像,有別於一般X光檢查的平面顯現。醫界公認,電腦斷層可顯現出身體大多部位的情況,大幅提高疾病診斷的精準度。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影像醫學部主任李文正解釋,電腦斷層是目前最迅速、最方便的檢查,加上是「非侵入性」,且價格為數千元,相對便宜。電腦斷層對腫瘤類、血管類和骨骼類等疾病,都是最好的幫手。李文正舉例,肺癌患者後續治療,須靠定期的電腦斷層追蹤;另外也可研判車禍腦部受傷,是否有出血;或是了解腦中風、心臟血管狀況。此外,電腦斷層也成為是否開刀的佐證。李文正說,十年前盲腸炎,醫師靠經驗決定是否開刀,現在則藉由電腦斷層確診後才動手術。

因為電腦斷層具有便利性與可靠性,成為醫師診斷的憑證,也難怪成為健保檢查中排名第一的項目;但是否因此被醫界濫用,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前理事長、童綜合醫院策略長李三剛不以為然地說,CT成長是隨著醫療需求而來,醫師有需要才會開檢查,CT使用也是醫學中心的考核項目。

 

輻射線、顯影劑仍有風險


但電腦斷層也是有風險的,一為輻射線,二為顯影劑。雖然隨著科技進步,目前電腦斷層的輻射劑量約為十年前的四分之一,不過,每次電腦斷層檢查的輻射劑量並不一定,視機器、掃描範圍而有所不同。

李文正認為,輻射劑量暴露一定是越低越好,多少的數據才安全,目前無定論。原子能委員會有全面實施電腦斷層醫療暴露的查核,民眾可查詢每次檢查的暴露量,再與醫師討論。

為了提升病灶的對比度,大部分電腦斷層檢查須將顯影劑注入靜脈,讓影像更清晰。但少數人對顯影劑會產生噁心、嘔吐甚至更嚴重的過敏反應,李文正提醒,對顯影劑過敏和腎功能不好的患者,不建議使用顯影劑,以免發生危險。此外,電腦斷層也有其局限性。李三剛說,電腦斷層對骨頭病變的診斷較有幫助,但對水分子含量豐富的組織,就不如核磁共振檢查來得清楚。

 

應用面向與核磁共振不同


李文正進一步舉例,腦部受傷或中風是否出血,電腦斷層可以確定;但如果是出血以外的軟組織問題,核磁共振就優於電腦斷層。而實質器官如攝護腺、卵巢等,電腦斷層影像也不夠好,老人常見的疾病如椎間盤突出,或是運動員常見的韌帶等非骨骼傷害,電腦斷層也不如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又稱為磁振造影(MRI),因人體中有七成是水分,藉由核磁共振這個強大磁場,經過無線電脈衝,可以刺激人體內水分子的氫原子核而產生磁場訊號,進而轉成影像。

與電腦斷層相較,最大的優點是沒有輻射,但是價格較高、時間較長(做一個部位檢查需三十分鐘,電腦斷層僅需十五分鐘),它大多檢查時不需要注射顯影劑,即使需要,顯影劑也不會造成過敏;這也難怪李文正會說,「整體而言,如果不考慮費用、時間等因素,核磁共振檢查優於電腦斷層檢查。」

但核磁共振也有缺點,常見的肺癌追蹤與心臟冠狀動脈攝影,就不如電腦斷層。李文正解釋,肺部中有許多空氣,核磁共振得打顯影劑才能顯現,但電腦斷層不用打顯影劑就很清晰;而心臟冠狀動脈組織很細而且又會跳動,需要照得快又清楚,而核磁共振也不適合。

李文正提醒,核磁共振就是個強大磁場,檢查時不得攜帶信用卡、手錶和手機等物品,也不能把輪椅、點滴架等帶入;使用舊款人工電子耳與心律調節器的患者,設備將會遭磁力損壞,也不適合;而裝置支架或人工關節者,其材質得不被磁鐵吸引才行,不過,即使是新型材質,其附近的影像清晰度仍會受影響。此外,核磁共振受檢者是進到密閉空間中,李文正提醒,有密閉恐懼症的患者也不宜,或是得由家屬陪同受檢。

隨著時代在進步,儘管機器越來越新穎,專家仍提醒,沒有萬能的檢查,只有最適合與最需要的檢查,而且機器適合檢查的項目也可能會有改變,民眾務必聽從醫囑,視病情需要,該做就做,不該做也不要堅持一定要做。

 

▲點圖放大

 

光磊(二三四○)則是在整個產業的帶領之下,第三季繳出了○.三九元的EPS,毛利率也創下歷史新高的三二%。光磊指出,靠著不斷改善的產品組合,並透過增加矽電元件及系統產品,包含LED顯示看板、照明、車用照明及交通指示等業務,減少因陸廠殺價競爭帶來的衝擊。

 

除此之外,價格較高的小間距顯示屏的Mini LED正在開發系統產品的應用,專攻中高階的系統產品將可為往後光磊的毛利率繼續推升。

 

除了LED外,今年以來持續缺貨的被動元件也相當有看頭,在智慧型手機成長量趨緩的情況下,被動元件開始轉而拓展其他方面的應用,如車用電子、綠能工業、網通產品等領域;尤其是車用電子部分,近兩年電動車及物聯網逐漸成熟,應用更是快速爆發,車廠積極全面掃貨,日廠的高階產品產能幾乎全被搶占一空,繼而引發出今年的漲價潮,帶動台灣被動元件廠的後勢顯得欲小不易。

 

目前外資等主力將目光放在被動元件大廠國巨集團及華新科,就連日系大廠太陽誘電轉投資的台灣通路商蜜望實(八○四三)也在這一波漲價潮悄悄地探出頭來。

 

外資法人樂觀地看待一八年MLCC(積層陶瓷電容)供需狀況,評估若總體經濟沒有太大變數,一八年MLCC將持續供需吃緊。報告指出,日廠的村田、太陽誘電、SEMCO將受惠於這一波供需吃緊。

 

台股

 

被動元件受惠車用市場 蜜望實、希華跟上缺貨潮

 

日系MLCC重點放在小尺寸化及車用市場,完全符合市場趨勢,而身為太陽誘電台灣唯一代理商,蜜望實目前股價淨值比仍低於一,對比同樣身為被動元件代理商的日電貿(三○九○)的一.八來看,可以說是被低估。在MLCC缺貨尚未完全緩解的背景下,蜜望實仍有成長空間。且從基本面分析,下半年消費性電子產品終於開始進入旺季,蜜望實第三季繳出單季一.○五元的EPS後,第三季終於轉虧為盈,迎來了獲利。

 

同樣的,這波缺貨潮也讓生產石英元件的希華(二四八四)受惠。其前十個月營收二十七.三億元,年增約九.四五%,第三季純益率也年增二十七個百分點。

 

希華指出,台灣石英元件產業面對日本專利技術的瓶頸和中國廠商的低價競爭,經歷了三年的低潮;今年終於靠著石英元件頻率精確與小型化的特性,打入高階電子產品的市場需求,打破過去高階產品市場無法超越日本,低階市場則被中國廠商侵蝕的窘境。

 

就公司營運的角度,在結束位於中國無錫的晶華光電後,希華擺脫轉投資的拖累,斷尾求生,獲利成長明顯;且今年十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的三.五億元,顯示出今年與紐西蘭頻率元件廠Rakon合作的效益已經如預期地在第四季發酵,雖然對今年獲利貢獻度不大,但就長期合作的角度,動能可期。

 

台股

延伸閱讀
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北醫大一校六院主打智慧醫療、創新永續,推全球首創一張電腦斷層預測四疾病
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北醫大一校六院主打智慧醫療、創新永續,推全球首創一張電腦斷層預測四疾病

2022-12-01

電腦斷層掃描儀是否普及診所 陳時中:可討論
電腦斷層掃描儀是否普及診所 陳時中:可討論

2021-04-30

電腦斷層掃描普及化 卡在哪一關?
電腦斷層掃描普及化 卡在哪一關?

2020-09-09

六旬男沒痰、沒咳嗽卻確診肺癌 醫師:善用電腦斷層及早發現
六旬男沒痰、沒咳嗽卻確診肺癌 醫師:善用電腦斷層及早發現

2019-09-07

陳建仁及早發現  手術4天就出院 低劑量斷層掃描  揪肺癌病灶
陳建仁及早發現 手術4天就出院 低劑量斷層掃描 揪肺癌病灶

2015-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