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一名20多歲的年輕人,考上考高雄醫學大學,但父母怕他去高雄沈迷電玩而不准他就讀,日前發生口角,他順勢拿起水果刀砍向父親;從精神科角度來看,孩子也是受害者,洋蔥醫師診間三不五時有這類個案,仔細分析會發現很多都是長期溝通不良所致。
再次到診間時,媽媽帶著兒子來,在與兒子協談過程中,兒子告訴洋蔥醫師「好想殺死爸爸」;自己一路走來像個魁儡,他的很多事情,爸爸都要干預,甚至交女朋友意見也很多。
協談中洋蔥醫師發現,父親在兒子小時候忙於事業,管教方式都是以上對下,而且非常嚴厲,幫兒子做好每個決定,但現在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一表達出來就被爸爸罵,兒子不爽就疏遠爸爸,此時爸爸居然反過來怪媽媽把孩子帶壞。
洋蔥分析,雙方衝突其實沒有誰對誰錯,因為立場完全不一樣,但爸爸老是愛下指導棋,又不願意聽人家講情況,常成為導火線。
蚊子老師說,爸爸事業有成,對孩子而言,其實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他是孩子成功的模仿對象,但相對要求也比較多,上述個案爸爸就希望「好還要更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媽媽也很辛苦夾在中間,說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對,時間久了,開始失眠、焦慮,診間不少這樣的媽媽來求診。
洋蔥分析父子階段,孩子在幼時會把爸爸偶像化,爸爸是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是孩子想要學習模仿的對象,到了第二意見不和期,最常發生在青春階段(新的定義:10到25歲),雙方關係開始改變、容易發生意見不合與衝突;孩子進入職場後,就變成競爭期,孩子想要超過爸爸,雙方衝突變成隱藏式,要等到孩子也成為父親時,才能體會父親的感受而雙方關係緩解。
「長期情緒被壓抑,不是傷人就自傷」蚊子說。
新聞中的孩子未必想殺爸爸,但當孩子永遠達不到父母親要求時,最後就不玩了,選擇放棄,因為父母要求是永遠達不到的天花板,父母又不讓孩子去高雄念書,割斷孩子這個年紀應有的社交與生活,某種程度孩子也是受害者。
面對親子衝突的個案,洋蔥說,最好是進行「家庭式」的協談,除了大家一起談以外,也要單獨給媽媽、爸爸、孩子說話的機會,三方學著去體會對方的感受,效果才可以慢慢出來。若是一方容易易怒,就要引導個案找到屬於自己的紓壓方法,減少衝突產生的機會。
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該如何避免人倫悲劇?
蚊子建議說,現在通訊很方便,孩子們不妨每天打電話回家,講幾句都好,如果不習慣或不知道電話要講什麼,可以試試組個家庭群組(Line不像臉書會看到日常生活,可以免去孩子擔心父母知道動向的困擾),現在大家人手一機,可以在群組中說早安、晚安或是問候圖片,這樣群組的人會知道,就算人不在旁邊,心也是在一起,就可以減少衝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