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豬哥亮2014年傳出罹患大腸直腸癌第二期,卻因為工作各種因素沒有接受治療,一拖就是兩年,如今卻已經癌末,正接受安寧治療。大腸直腸癌,已經蟬聯八年成為國人10大癌症新增人數第一名,不容小覷。
台灣癌症基金會有項上班族的調查,從職業類別來看,醫護人員容易便秘、記者容易腹脹、行銷人員容易腹痛、會計人員容易腹瀉,也要特別注意。
很多人聽到癌症,都覺得是可怕的疾病,臨床上也有許多患者覺得,覺得大腸直腸癌不會好了,選擇躲避,不想接受治療,但不是正確的觀念, 張立群澄清,這個癌症不是絕症,可以被治好,鼓勵患者積極面對。
台灣第一期大腸直腸癌五年存活率90%,第二期為70%,第三期為50%,第四期為10%,顯見大腸癌是個可以治療好的疾病,張立群提醒,關鍵在於早發現、早面對,就可以早點解決,真的可以很有機會治好,但如果拖下去,就會變得無法挽回。
既然治療效果佳,要如何發現?臨床上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兩個工具為糞便潛血檢查和大腸鏡。
張立群說,大腸若生長腫瘤,患者所排出的糞便中就會有些微的血液反應,糞便潛血檢查是利用試劑去偵測糞便中些微血液,來間接診斷是否有大腸直腸癌,這是目前最便宜、最簡單的檢查,八成的大腸直腸癌可以被其偵測。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顯示,參加糞便潛血檢查的120萬人次中,有4%是陽性,但其中只有68%接著做大腸鏡檢查,而大腸鏡檢查結果有5%是大腸癌,46%為瘜肉。
張立群也說,糞便潛血為陽性者,罹患大腸直腸癌風險,為一般正常族群的15到20倍,提醒民眾務必要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排除。
雖然大腸鏡檢查是民眾最害怕的檢查項目,但若因此而放棄檢查,反而會讓癌症延後發現,對疾病治療相當不利。很多民眾害怕的理由是怕痛,但張立群澄清說,麻醉大腸鏡指的是患者麻醉入睡後檢查,患者沒有感覺,就像睡著一樣,但一般的大腸鏡,民眾即使沒有麻醉,不代表一定就會痛,也不一定會覺得難受,會不舒服的人主要是腸子很彎、有沾黏或對疼痛很敏感者,才需要接受麻醉大腸鏡,其他人不麻醉也可以順利舒適地完成大腸鏡檢查,估計下來約有七成的民眾大腸鏡檢查是不需要麻醉的。
至於何時開始做檢查?由於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國民健康署補助50到74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張立群也說,根據台灣癌篩成果報告,每2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可以降低一成大腸癌死亡率;此外,篩檢與非篩檢診斷的第零期至第二期大腸直腸癌分別為69%與39%,因此定期接受腸癌篩檢,可以大大提高早期腸癌的診斷機會。
大腸鏡的檢查方面,張立群則說,若無症狀、無家族史者,建議50歲後開始;有家族史(三等親有人罹患大腸直腸癌)者,則建議在親人發現癌症年齡前10年開始檢查,例如父親50歲得到大腸直腸癌,子女建議40歲開始篩檢。
如果有上述症狀擔心得到大腸直腸癌,可先到醫院的腸胃內科詢問,若有需要,聽從醫師指示做檢查,如果發現息肉、第零期和部分第一期的癌症,在做大腸鏡時即可切除,如果是第二與第三期者,治療以開刀為主,則轉到外科手術切除治療,開刀完後的化療則由外科或腫瘤科執行治療。第四期的治療主要以化療為主,一般由腫瘤科醫師執行治療。直腸癌因為局部復發機會較高,手術治療後,除了化療外,有時會需要追加放射線治療。
想要好好預防大腸直腸癌,張立群提醒,除定期篩檢與按醫囑接受檢查治療外,日常生活也要改變,避免紅肉、高油炸、高糖、抽煙等,保持愉悅的身心,多運動,多攝取蔬果就能遠離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