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痛該怎麼治療才好?坊間各種治療方式五花八門,效果最好的竟然是消炎藥。醫師也提醒,沒有一次見效的療法,最重要的是休息與改變活動方式。
五十歲以上膝蓋軟骨退化的人,通常面臨兩大問題,一是髕骨(俗稱膝蓋骨)軟化症,二為統稱的退化性關節炎。前者指的是髕骨軟骨因過度負荷,導致軟骨變性而軟化破損,臨床上,患者較年輕就發生;後者則為膝蓋軟骨磨損退化,是一種老化的疾病。
台大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王至弘說,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負責承受人體的重量,但隨著使用的時間與次數越多,膝關節也會老舊,如同新車開一段時間後,會變成中古車。
減肥五公斤 可減緩疼痛
台灣每年膝關節置換約三萬例,一般人會以為是運動和不當蹲坐所致,但王至弘表示,國人最常見的異常是關節內翻變形,而蹲坐造成的退化性關節炎,磨損的部位則在後側;關節變形磨損退化,則多因肥胖、無力和體重壓迫所致。
一名六十多歲、七十多公斤的病患到診間就醫,表示自己試了很多方式,膝蓋仍痛得要命。收治的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許宏志建議,「減肥試試看。」結果減重七、八公斤後,膝蓋就不痛了;臨床上,不少案例是減五公斤之後,疼痛的情況就改善了。
面對退化性關節炎,醫學上能用的武器其實不少,從傳統消炎藥、消炎藥膏、消炎藥布,市面流行的維骨力、軟骨素,到打一針玻尿酸或類固醇可減緩疼痛,或是坊間常討論的,在關節內注射PRP(Platelet-Rich-Plasma,自體血小板濃縮生長因子),這些傳言中的治療方法有的對、有的錯。
王至弘說,關節內注射玻尿酸,每年二次療程,或一年打一到三針的類固醇針,兩者在醫學臨床的效果約六、七成,但若是傳統的服用消炎藥,效果達九成。
至於近年來廣告強打的維骨力和軟骨素,王至弘指出,維骨力的主要成分是 「葡萄糖胺」,目的是希望幫助軟骨組織修復,但如果軟骨已破壞到一定程度,效果就有限;不論是葡萄糖胺或軟骨素,臨床治療上一直存在爭議,美國骨科醫學會也不大推薦。許宏志也說,維骨力是對早期膝蓋退化者有效,嚴重者效果就不明顯。
目前最夯的要屬自費一萬到五萬元不等的療法,王至弘指出,台灣的PRP種類不少,效果也是因人而異;再者,臨床上服用維骨力、注射玻尿酸或PRP的效果,一直存在不同說法。
他建議,有時療法也含有子女孝心的展現,若經濟許可,不妨讓患者吃維骨力三到六個月,由於長者要服用的藥物很多,時間久了,就會自己知道還要不要吃。
回歸自然 是最好的療法
臨床上遇到更多的病人狀況是,「我吃藥、維骨力、軟骨素、物理治療、復健、打玻尿酸、打PRP,通通都試過了,但還是很痛。」對此,王至弘說,如果患者的X光片看起來還好,不必開刀手術,之所以無法改善,可能是患者沒有好好休息,求速效地到處尋求各式治療,導致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錯亂,反而變得異常疼痛。
對於膝蓋痛的治療,王至弘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回歸自然」,當膝蓋一開始痛、脹或有任何不舒服時,「動和不動都不好。」務必要先休息,有運動的人就要改變運動強度,調整運動量來減低膝蓋的負荷。當症狀減輕後,再循序漸進增加運動量,同時也不能休息太久或完全不動,如此肌肉會萎縮,反而更不健康。
人會老化,這是擋不住的趨勢,但王至弘強調,平常有在健身保養,就可以延緩老化的速度,老生常談的「陽光、運動、鈣片」一個都不能少,建議民眾有空就要練核心肌力群,強化肌肉力量來減少骨骼負荷,身體有柔軟度、骨骼強壯時,就比較不容易退化與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