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頭痛不舒服要請假」,看似正當的理由,如果頻率太高,小心得了「偽病」!
實際上,在診間,洋蔥醫師也常碰到類似個案,雖然沒有到自殘的程度,但逃避心態是一樣的,而且不分年紀,上班族和學生都有,看完後絕對不忘索取「診斷證明」來請假,也有調查發現,高達九成的人都有要不要請個假、休息一下的念頭。不過,就精神科醫師角度而言,這比較像得到「偽病」(實際上根本沒病),就是想辦法讓自己變成病人請病假而不用上班。
一名40多歲的男性,從事金融業,未婚與父母同住,父母親退休在家,管他管得很緊,上班也覺得壓力很大,渾身不舒服。他到診間告訴洋蔥醫師說,身體很痛、不舒服,洋蔥醫師看了轉介單上寫測量血壓偏高,三不五時尿會有血尿,但安排住院檢查,未發現重大異常。
洋蔥醫師抽絲剝繭後發現,個案小時候被管得很緊,有點像被家暴,這樣的成長環境,讓個案會有逃避權威的心態,老是逃避對權威的人(如主管、醫師等)負責。
患者不論是怎樣的器官檢查都正常,儘管如此,當醫師把正常結果告訴個案時,個案則會用充滿挑釁的口吻說,「楊醫師你是名醫…?」、「你的儀器和檢驗很新嗎?」然後要求開診斷證明要請假。
面對這樣的個案,洋蔥醫師坦言,其實是偽病,不過由於現在醫生和病人的關係緊張,也只能根據個案症狀開證明,如有睡眠障礙、自律神經不穩定等,也不會特別寫偽病,以免個案覺得醫師在找碴。
洋蔥強調,「偽病」的方式很多,每個人表現不一樣,例如有人手扎針,滴在尿液中,造成檢驗結果有血尿,讓醫師誤以為患者可能腎臟或膀胱發炎,但是進一步要檢查結果都正常;有的人則是常抱怨身體不舒服如頭痛等,看過一輪醫師檢查都正常,才轉到精神科評估。
要治好「偽病」,洋蔥醫師坦言,有一定的難度,因為這些人會「專業」裝病,一時之間很難看出來,等到檢查結果正常後才會知道。治療上,要有耐心地和個案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接著從協談過程中慢慢培養個案面對工作和主管要求的信心與抗壓能力,慢慢地不會再三不五時就跑醫院或是想要請病假,大約至少半年的時間才會改善,此類個案的人數以「容易展現柔弱的女性」較多,但是程度以「愛批評的男性」較為嚴重。
蚊子老師說,小時候有拒學症的孩子,像是:三不五時就說肚子痛,要去看醫師得在家休息,長大後在職場上就容易找理由不想上班,面對壓力的處理態度,是會影響人的一生。人需要被肯定,有此困擾時,周遭的人可以慢慢給個案增強信心,可以去面對強大的壓力與挑戰,也是一個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