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門診近來發現,越來越多「永恆少男」、「永恆少女」,他們依賴已成習慣,什麼事情都是爸媽做好,但現在爸媽也老了,這些永恆少男少女真的該要學著長大了!
洋蔥醫師跟他深談後發現,個案小時候有一個「橡皮擦媽媽」,打理他生活上的大小事,包括食衣住行育樂,每個作業都幫他監督、規劃好,而他的「直升機爸爸」則是隨叫隨到,生活都照著爸媽走,不需要自己規劃。
不過,個案內心也不想要如此,也希望獨立,但已經變成習慣,像當公司要他做名牌時,他只想到拉著媽媽幫他做。
洋蔥醫師分析,這類個案大多早期被父母親過度保護,從讀書開始,很多事情都是父母親規劃安排好,也不用面對挫折,自信心也不夠,個案總覺得身邊有大樹可以靠,是一種「依賴性人格」的養成,腦袋、心裡就會「不要長大」,希望旁邊一直有大人,像爸媽永遠保護、支持他。
洋蔥醫師還說,這類個案遇到事情總是「外歸」原因,舉例來說,他們以前走路不小心跌倒,爸媽不是說要注意,不要再跌倒,而是打地板說「地板好壞,讓你跌倒」,會讓孩子養成外歸習慣,當這樣習慣到職場時,就會沒辦法扛責任,把原因往外推,容易被人家嫌。
既然已經內化,洋蔥醫師說,需要時間來培養忍受挫折的能力,他鼓勵個案參與成長團體如卡內基,學習如何可以發覺到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學習如何面對壓力與負面情緒,如果有良好病識感要改,一般半年到一年後,個案就會有明顯改善。
治療過程中,洋蔥醫師說,會使用改善情緒的藥物,再用團隊帶領他。蚊子老師則說,關鍵人物是公主少爺的爸媽得學會放手,會到願意來找專業協助,是已經對很多事情無能為力了,畢竟年紀也大,很多事情實在「幫」不下去,希望孩子快點真正長大。
蚊子老師說,會來求診的個案,大多都是媽媽帶著來,因為女性是家庭照顧者,加上女性也比較愛比較,看到別的小孩都能獨立,自己小孩卻整天在家裡,會希望能改善。
改善方法其實也要慢慢來,蚊子老師說,雙方都得知道要改很難,但不起步就永遠改不了,得先從小事著手,例如先讓孩子學會早上做早餐給父母吃,可以跟孩子說幾點要如何準備早餐,這些孩子通常也不會不聽話,但得提醒他,做完之後別忘了稱讚,讓孩子有成就感,慢慢學著做事情。
蚊子老師也呼籲,除了永恆少男、少女爸媽要改變外,現在的父母親教養方式也得調整,一定要孩子學會負責,不能孩子只要讀好書就好,學歷只是第一張證書,也只能保證第一年,其他就得靠自己了,越早培養責任感,孩子未來的路就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