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患者越來越多、須放置支架治療者也日增,但支架很多種,哪一種最好?醫師說,血管支架像手機一樣,符合需求又可負擔即可,最重要的還是「術後保養」。
從材料上來看,心臟支架有不鏽鋼、合金或生物可吸收聚合物三大類。傳統支架雖可以撐住血管,改善血管狹窄情況,但由於是外來物,體內的內皮細胞會產生反應,導致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為改善此狀況,塗藥支架應運而生,在支架表面塗上藥物,讓它滲入周圍血管壁,減少血管組織增生。
塗藥或者不塗藥?這不僅是民眾的疑問,醫界的人也很好奇,畢竟,長期追蹤塗藥和未塗藥支架的死亡率、心肌梗塞、再狹窄等相關研究資料有限。
挪威研究顯示:塗藥與非塗藥 死亡率沒差
挪威一群專家,追蹤九千多名急性與非急性且使用心導管的冠心症患者,五年後,今年八月底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研究成果。他們發現,兩組之間,任何原因死亡率和重大併發症發生率及生活品質無顯著差異;但在再次做介入性治療比率上,塗藥支架比率為一六.五%,低於未塗藥支架的一九.八%,有統計上的意義。
國內醫師又如何解讀?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認為,如果在台灣做臨床試驗,結果未必會與上述研究一樣,因為國人怕開刀,置入支架時,病人病情往往都已較國外案例嚴重。
基隆長庚醫院心導管室主任高瑜成也說,研究追蹤的患者中糖尿病僅占一成,但台灣糖尿病人占三成,若一樣做追蹤,恐怕結果會不同。研究中複雜病灶的病人較少,也會影響研究結果。
儘管國情不同,結果可能也不同,但上述研究仍被認為有一定參考價值。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分析,支架剛問世時,未塗藥的問題相當多,隨著科技進步,支架品質都不錯,因此這項研究中的死亡率和重大併發症無顯著差異,「但一年內須再做介入性治療的機會兩者有差,這比較麻煩。」
為何醫界關心再次介入性治療的機率?黃瑞仁解釋,每做一次介入性治療,死亡或重大併發症風險為○.五%到一%,即使台灣醫師技術好,偏向○.五%,但對使用未塗藥支架的患者而言,這仍表示每四到五人就有一人半年後要再次面對風險。
病患如何選擇支架,是不是貴的就好?這是所有心臟科醫師都會被問到的問題。黃瑞仁建議,若血管直徑大於等於三.五毫米;或狹窄病變處較短,長度小於十五毫米,此類患者發生的再狹窄機率較低,未塗藥支架是適當的選擇。
台灣醫師提醒:視狀況選擇 貴不等於好
對於血管直徑小於等於二.七五毫米、病變或狹窄長度超過三十毫米、需要兩或兩個以上支架才能擴張血管涵蓋範圍、糖尿病病人或慢性腎臟病病人來說,黃瑞仁認為,基於再狹窄機會較高、顯影劑會傷腎等原因,塗藥支架對病人是好的。
除未塗藥與塗藥支架外,現在還有另一種「生物可吸收式模架」,林俊立說,此類模架二至三年可由人體吸收完畢,是最理想的狀態,但由於問世不久,操作技術較困難,血管彎曲或是鈣化的病患就不適合。
大家最愛問,哪種支架最好?恐怕對醫師來說是不要生病最好。因為放置支架是處理較狹窄的血管,其他的血管不是就沒問題,只是狹窄程度還沒到標準,民眾以為心肌梗塞裝了支架後就沒事了,其實是錯的,林俊立就直說「支架不是萬能」。
高瑜成也提醒,花大錢做手術後,若不改變生活形態也枉然,清淡飲食、戒菸、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肪、避免高油炸食物等,才是真正預防其他血管狹窄,和避免再次介入性治療的關鍵。此外,使用塗藥支架者更要遵從醫囑,按時服用兩種抗凝血藥物,才可以減少支架內血栓的機會。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