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減肥、養生,很多人第一個想到「吃沙拉」,甚至成為正餐的選項。但專家提醒,蔬果若洗不乾淨,把細菌吃下肚,輕者上吐下瀉,重者恐洗腎臥床。
食品藥物管理署去年度抽驗百件「即食生鮮蔬果」,發現病原菌汙染不合格率為二五%,其中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檢出二十三件最多,占病原菌不合格檢體的九二%,沙門氏桿菌檢出一件外,被認為是外國「獨有」的李斯特菌也驗出一件。如此高的不合格率,似乎顛覆了民眾對沙拉的美麗幻想。
國外也不時傳出生鮮蔬果群聚中毒事件,九月初在美國維吉尼亞州有八十九名A型肝炎病例,都是喝了一家連鎖餐廳的奶昔,美國衛生官員證實,問題奶昔是使用埃及進口的冷凍草莓所致;美國在二○一三年九月到一六年五月,就有九人因冷凍蔬菜而感染李斯特菌發病。英國也曾發生因食用生鮮蔬果,感染李斯特菌而死的不幸案例。
生食染菌 恐中尿毒、敗血
連先進國家都難逃生鮮染菌的風險,有鑑於此,多數醫師不會主動推薦生菜沙拉當好食材。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比較建議吃熟食,若真要吃生食,得把食材洗得乾乾淨淨。」
吃下沒洗乾淨的蔬果,同時把細菌吃下肚,整體來說,引起民眾腸胃不舒服的,以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最常見。
顏宗海指出,大腸桿菌可能分布在水、土壤和人體的腸胃道中,分成不同類型,感染後可能會引起血便或腸胃炎,大部分的人在兩、三天治療後會改善。不過,美國曾發生遭大腸桿菌汙染的漢堡肉,引發民眾發燒、全身溶血,甚至急性尿毒症的案例,還需要洗腎和輸血,民眾不可以太大意。
而金黃色葡萄球菌就廣泛分布在皮膚和黏膜,進入腸胃約五小時就會產生腸毒素,病人恐發生急性腸胃炎、脫水和休克等狀況。
生鮮蔬果偶爾也會有沙門氏桿菌,此菌在人類、家畜、家禽類的腸胃道也找得到,顏宗海說,大多數老人與小孩會因生食雞蛋而感染,引起腸胃炎、發燒、發冷、顫抖、頭痛、腹痛等症狀,嚴重會變成敗血症。
另外,台灣進口許多國外蔬果,就曾發生美國甜桃帶有李斯特菌,幸好未有發病傳出。顏宗海說,李斯特菌最常在奶製品中出現,尤其是沒消毒的牛奶,剛開始症狀和急性腸胃炎差不多,如噁心、嘔吐和拉肚子,嚴重的話會引起腦膜炎、敗血症和孕婦流產。
分類處理 從生熟食到砧板
要如何預防這些細菌?顏宗海說,首先要選擇表面沒有破損的生食,以免細菌從破皮處進入;其次,處理不同種類食材時,一定要生、熟食分開處理,生食如海鮮與肉類,不同種類也要分開,才不會讓細菌交叉感染,最好能使用不同的砧板和刀具。
最重要的法則是徹底洗淨,顏宗海強調,用自來水清洗十五分鐘效果最好,若有草莓、馬鈴薯等表面凹凸不平的食材,可以用軟毛刷來刷乾淨;而較難處理的根莖部分,就切掉不要食用。至於帶皮的水果,則不要削皮完就直接吃,應該洗完後用紙巾擦乾,再削皮食用。
現在市售許多蔬果洗潔劑,或是坊間流傳用洗米水、小蘇打水來清洗,但顏宗海認為,這些效果都不好,例如怎麼知道洗米水乾不乾淨,而蔬果洗潔劑可洗去農藥,卻留下界面活性劑,也是隱憂。
如果是用含氯的洗潔劑清洗(外食餐盒很多都是如此),雖然有合法的容許量,但萬一殘留量過多,會有刺激引發氣喘的風險。
洗菜可是一門學問,難怪食藥署研檢組科長林旭陽總是強調,葉菜類的食材,要去掉其微生物是「不大容易的」,呼籲民眾如果真的要生食,務必要一再反覆清洗,專家一致的建議還是「最好吃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