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九年,二○二五年,是台灣老人人口占總人口二○%的超高齡社會。「變老」像是一部失速列車,朝台灣撞來。「爸媽老了誰來顧?自己老後要準備多少錢?」長照二.○政策十月即將上路,政府可以提供哪些資源?當老已成事實,為人子女應卸下愧疚,撥開恐老情緒,做好熟年白皮書的規畫,和父母一起面對老後的勇氣。
這是總統在日照中心的初體驗,小英總統今年六十歲,也是戰後嬰兒潮的代表,這一代人,上有父母要照顧,回頭得要思量自己老後的準備夠不夠 。
「對父母的愛不會改變,但你準備好用另一種方式實踐了嗎?」與小英同年的日本《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在新書《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中提到,在高齡社會中,大家要「面對接受現實的痛苦。」卸下子女的面具與愧疚,一起與父母勇敢面對老。
「看得到、付得起、用得上。」蔡英文說,這是政府長照二.○政策的核心目標,十月分開始,以社區為中心,全台將開始示範「小規模多功能」巷弄照護站。
小英政府「在地安老」的長照軸心已啟動,這個新的長照二.○政策中,父母與我們,可以獲得什麼資源?又將付出哪些代價?
看見不同的退休風景 不依靠子女獨居也能過得精采
「這是我的房間,一個人住,挺舒服的,隨遇而安嘛。」九十四歲的李文錦,帶我們走入他四坪大的房間,雖然腳步緩慢,但做過左營分局長的他,仍挺著腰桿,從單人床、書桌沿著扶手到浴室,介紹他的新家,「前些年,太太過世,我交還局長宿舍後,對兒子說,我還是自己住習慣,去年搬到這邊(銀髮家園),早上到社區日照中心看報紙、練烏克麗麗,中午在那邊用餐,回來午睡後,下午再去下象棋,一天很快就過去。」
位於高雄市左營區翠華國宅「翠華園」成立已經十一年了,是台灣第一家小規模多功能機構,設置銀髮家園、日間托老、老人送餐、居家服務。
「未來長照二.○ 政策把照護體系分A、B、C三級,像翠華園這種社區功能型機構,將扮演串聯老人在地安老的多功能角色。」翠華園經營者蔡錦墩這麼說。他也是醫療照護機構福樂多事業董事長,翠華新村多是左營眷村改建戶,六十五歲老人占該區人口二二%,遠高於其他行政區,高雄市政府委託給福樂多,以NPO(非營利組織)模式經營。
兒子雖然也住在南部,但李文錦仍選擇獨居:「年輕時從陝西西安家鄉隻身來台,當警察搬來搬去,一個人住比較自由,日照中心的老人多,聊天也方便。有事情,社工一通電話馬上到。」社會局安排他住進三房兩廳的銀髮家園,月租四千元,愛乾淨的李文錦,自己聘請一位照護員,周間下午到宅打掃與煮晚餐。(三小時×六十元=一八○元,一個月二十天是三千六百元)「一個月花個七、八千元,夠用了。」
「他們希望獨立、希望自己照顧自己、希望在熟悉的環境安心老去。」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擔任蔡英文政府「長照小組推動」負責人,他說全世界的老人政策都在移動,從早期在偏遠地區興建大型安養機構(養護老人院),轉為家庭社區化的日照中心。
「我們以老人為中心,提供在宅的食衣住行,在日本就是『一碗湯的距離』,湯煮好在十五分鐘內,還是熱騰騰的,老人服務單位,要設置在他住家十五分鐘內步行可及,除了A、B兩級機構之外,未來政府還將以里為單位,設置二千五百個巷弄照護站。」林萬億說。
在高雄,遇見最自在的爺爺⋯⋯
帶著「警帽、單人床與書桌」三樣物品,94歲李文錦住進銀髮家園,他說:「人生要的東西不多,隨遇而安是最好的養老。」
活出有價值的晚年生活 超過二千歲爺奶製作大齡便當
「啪、啪、啪……」,八十歲的馬奶奶坐在椅子上製作獅子頭,雖然肩膀有點吃力,但她仍使勁將豬肉往不鏽鋼盆摔去,「中午南山人壽辦公室訂了十個獅子頭便當。」另外一旁八十七歲的張瑞長爺爺,正在桌面上晃動另一鍋涼拌黃瓜,示意一旁的照護員「醋再多一點……」,「厚,爺爺,你忘了,醋剛剛你加過了……」 ,旁邊年輕的照護員撒嬌地提醒。「不夠啦,那麼一大盆黃瓜,再加三湯匙啦。」廚房那端遠遠在做獅子頭的馬奶奶,瞄一眼涼拌黃瓜進度,很精確地下了指令。
這些隨興又老到的料理場景,每周兩次在嘉義居家服務中心上演。他們都是大齡便當主廚,也是《藝手好菜 憶種味道》食譜的作者。
「這本書的作者年齡,加起來超過二千歲,」嘉義市居家服務中心主任林玉琴說,「要活化老年、嚴防失智,就是要讓長者延續他們的生活經驗。」七月底日照中心結合三十五位長輩的拿手菜,出了《藝手好菜 憶種味道》食譜。新書記者會上,紅燒肉、炒米粉、嘉義米糕,長輩各自端著拿手菜出現,連與會的嘉義市長涂醒哲都感慨地說:「如果我阿母在,她一定也會來露兩手。」出了食譜後,日照中心也推出「大齡便當」,嘉義地區的機構與公司行號,紛紛搶訂這些阿公、阿嬤的古早味便當。
在宅醫師出診的趨勢 親自到阿嬤家了解居家實況
「阿嬤,最近睏ㄟ落瞑沒(睡得好不好)?」下午二點,三十七度的高溫下,醫師楊百文騎著摩托車轉入巷弄。今天是他的出診日,來看長期失眠的阿嬤,「在日治時代,醫師都是來家裡看病的『出張で』(外出診療);但在全民健保時代,醫師卻是被鎖在診所的。」
楊百文背著筆電,裝著健保卡讀卡機,一進房間,拿起床頭空藥袋問:「應該還有三天的藥?阿嬤妳的藥是怎麼吃?」「睡不著,就多吃一顆,再睡不著,就再吃一顆。」阿嬤昏沉沉摸著後腦勺:「昨晚起床上廁所,腳沒力,還跌了一跤。」
「老人家一定要避免跌倒,只要臥床一星期,肌肉就開始萎縮,再不處理,就會躺一輩子。」楊百文環視阿嬤木板隔間的臥室:「如果可以,我會建議家屬在屋內加設扶手,讓不方便出門的阿嬤,也可以在家裡走動。」
阿嬤原本在巷口診所看病,但腿部退化,不良於行,在住家二樓臥室下不了樓梯,巷口診所的醫師也不願意出診,半年前社工介入後,委由在宅醫師接手。
「以前在診所,醫師只花五分鐘,聽病人口述就開藥,老人家的表達也不見得精準;但來到病患家裡,你可以透過互動,了解真正的實情,病人對醫師信任也會不一樣。」像楊百文這樣的在宅醫療基層醫師,在嘉義市僅有五、六名,開始的幾年,他們沒有任何外出津貼,只憑著一股熱情。
「健保署給診所的點數是五百點。直到今年初,在宅醫療點數才提高到一千五百點。」雖然點數提高,但楊百文從騎車看診到開藥完畢,加上與阿嬤話家常,總共也花了一個多小時,楊百文苦笑:「就時效而言,當然不敷成本,但基層醫師要做的,就是建立街坊鄰居的信賴,這也是長照要照顧的範圍。」
嘉義居家中心的老人家,正在排練枴杖舞,他們入選今年的「仙角百老匯」選角,10月將在台北小巨蛋登台演出。
活化老年,可避免失智,嘉義居家中心的老人家,出了食譜後,更進一步賣起「大齡便當」。
日本長壽區的經驗啟發 出張診療把醫療支出降到最低
「在單身越來越多的時代,未來一、二十年, 老人獨居將是一種普遍狀態,但若社會支援系統夠,台灣不見得會出現孤獨老,或孤獨死的恐懼。」曾擔任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祕書長的立委吳玉琴,在七月底邀請日本長野縣佐久總醫院的醫師北澤彰浩,來台分享經驗。
佐久市是日本離海最遠的偏鄉,也是長野縣最長壽(平均餘命:男八十一歲/女八十七歲)區域,但醫療保險卻是花費最少的地區。
北澤彰浩表示,一九四五年時,佐久醫院發現老人有許多「潛在疾病」或耽誤醫療,於是採取編制「出張診療」,搭配了五個居家護理所、四十位居家護士、二十四小時提供訪視,也支援其他附近開業醫師,該市老人有八○%疾病,由在宅醫療處理,剩下二○%,才送往大醫院急救後續,不但拉近醫病關係,也降低了醫療保險費用支出。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老人平均失能時間達七年,二○一四年,失能人口約七十五萬人;二五年達到超高齡社會(老人占總人口二○%)時,老人約五百萬人,健保醫療費用支出將突破一兆元,其中五六%用於老人身上。
吳玉琴說,老人預防醫療更要提早啟動,避免醫療費用拖垮健保。更何況偏鄉交通不便,體弱的老人家無法承受舟車勞頓,去大醫院掛號看病。「整合社區的交通、醫療、就業等網絡,長照不只是社福事業,也是可以獲利的新興行業。」
在嘉義,遇見最被呵護的阿嬤、最樂活的奶奶們⋯⋯
「阿嬤,我幫你檢查一下,頭殼稍微腫腫,沒事情啦,免緊張。」楊百文(右)是基層的在宅醫師,親自到阿嬤家, 除了看病,更能從居家環境了解患者需求。
台灣照護產業的突破 集結養護三塊大餅搶長照商機
「阿嬤,阮來修指甲好嗎?」年輕小姐從粉紅色按摩椅旁,拉出泡腳桶,阿嬤笑咪咪地躺上美甲椅,舒適地伸出充滿歲月痕跡的腳踝。這不是高檔沙龍,而是台南市區開元市場三樓的「悠悠家園」。
這家公辦民營的老人日照中心,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對老人的接送、用餐、帶活動、睡午覺、吃點心等都能提供,若加上政府補助,平均每位老人每月的日托費用,約在七千多元。
「悠悠家園前身是荒廢三十年的蚊子館,開元市場開張以來,三樓以上就沒有單位進駐,台南市政府五年前委託我們來經營日照中心。」悠悠家園負責人郭姵伶帶著我們繞過市場一樓的豬肉攤、菜攤,搭上電梯,三樓門一開,可以看見一片輕柔的粉紫色,入口處擺著火車站閘門,工作人員在售票窗口旁上班,這七百多坪的空間,她花了一千二百萬元重新改裝。
「許多失智長輩不喜歡出門,也不願上課,但只要說今天遊覽(郊遊)去,他們就興高采烈地上交通車,來到日托中心,所以大門要設計成車站,讓他們有旅遊的Fu。」郭姵伶擁有美國密西根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學位,也是台南地區最具知名度的安養機構悠然山莊(財團法人樹河社會福利基金會,簡稱樹河基金會)主任。
「大家都想要搶食長照大餅,但看得到卻吃不到,樹河基金會是南台灣惦惦吃三碗公的地頭蛇。」一位長照業者如此形容隱身在台南關廟山區的樹河基金會。
近五年來,樹河基金會勢如破竹,拿下台南市政府的長照委託案,其中「悠悠家園」旗下的南門與開元兩處日照中心(入住人次約二百名),因為口碑好,入住客滿。台南市政府今年初,再把運河旁閒置多年的老人公寓委託給基金會經營,郭姵伶花了八千萬元,將七個樓層重新整修成「悠然綠園」,未來將有安養(生活自理)、養護(需要協助者)與照護(重症臥床)三大類,容納將近二百床,距離一旁的台南市政府只有數百公尺,是市區中最大型的長照中心。
如今,位於台南運河旁的悠然綠園,招牌都還沒掛上,已經有十二組老人登記入住。郭姵伶說:「我們預計明年將有百床入住,到時候就可以損益兩平了。」
在台南,遇見最安適的阿嬤
老人家彎腰剪腳趾甲不方便,悠悠家園設置美甲椅,讓受過美甲訓練的照護員,幫長者解決凍甲(甲溝炎,即指甲長進肉裡)問題。
養護產業的變革之路 從偏遠轉向都市、機構轉入居家
「政府預計每年在長照預算編列近三百億元,緊接著長照保險上路,未來老人都是戰後嬰兒潮出生的有錢人,他們重視品質,有品質的長照產業就容易勝出。」林萬億在接受《今周刊》訪問時,提到長照是很有機會變成台灣的新興產業。
在長照二.○版本中,「在地安老」政策下,日照中心將由現有的二五六家,增加為八二九家。甚至工研院推估台灣未來十年長照商機高達三.六兆元,可以取代科技業,成為台灣產業的明日之星。
「大家只看到悠然近年在長照產業異軍突起,其實我們在關廟蹲點二十五年了,許多台北的財團都挾著資金南下;老實說,長照不是有資金、蓋機構就可以的。」郭姵伶說,悠然山莊當初是由奇美董事長許文龍的哥哥許鴻彬所創,「樹河基金會」就是紀念兩人的父親許樹河。
「許創辦人一九九二年在關廟買了七甲地,花了三億元建造悠然山莊,用於健康老人退休的安養場所。」郭姵伶當時是悠然山莊聘任的社工,設施高檔,環境優美,但卻生意清淡。「前十年,悠然山莊的一百二十床,幾乎只有十幾組人入住,賠錢經營。事後想想,這個設定是有落差的,在鄉下,健康老人誰要來住安養機構?」一九九九年許鴻彬過世後,子女掌管董事會,並授權郭姵伶出任悠然山莊主任,開始調整體質改為「多層次的養護機構」,除了生活自理的健康安養老人之外,增加養護(生活需要照料)與長照(臥病癱瘓)的床位。
「雖然悠然山莊有口碑,而且滿床,但每年仍賠一千多萬元,這就是偏遠大型機構式微的宿命。」郭姵伶分析,未來大家若選擇在地安老,以社區小機構居家為主,才可能有獲利模式,這也是悠然山莊寧願捨棄周遭土地不再增建,改將資金觸角從山區大型機構,轉移到台南都會區複製三處日照中心。
「未來可以快速複製與獲利的,不是機構收費,而是居家服務。」郭姵伶考慮針對旅外遊子,開發在宅安老App(手機應用程式),例如住在台北的女兒,可以用手機為台南的父母下訂單,送肉羹、陪同就醫,都能網路付費,由在地居家服務員鐘點服務,「目前幫父母付安養費用的子女,大多在五十歲到六十五歲左右,他們是台灣財富最集中的一代,現在捨得幫父母花錢,同時也是長照的潛在客戶;二十年後,誰的服務最好,才可能賺到他們的錢。」
悠悠家園負責人郭姵伶表示,未來長照市場不是資金競爭, 而是誰掌握穩定品質,才能勝出。
悠然山莊餐桌底下,標示每位長者的飲食習性,針對不同的喜好與需要,提供長輩最好的營養照顧。
未來該有的新孝道 讓爸媽自立縮短病榻中的日子
多年前,台大外文系教授劉毓秀接到社區警衛的數落電話:「教授,你九十歲的爸爸剛剛扛著一包米經過社區大門,外人看了都不忍心,你們是怎麼當兒女的?」
「最好的孝順,就是不孝。」日本作家岸見一郎在他的新書《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一書中,提到當父母老了,子女應該找機會,換一種方式來愛他。
「我的方式就是,『有事,弟子不服其勞』,」一生致力平權與婦運的劉毓秀說,現在子女被傳統孝道捆綁,眼見父母衰老,為了降低罪惡感,就找外傭來照料,陪著走路、餵食、打理,讓老人自理能力越來越差。「其實,老人也是可以訓練的,北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一九九六年,劉毓秀第一次去北歐參訪養老機構。「當時我的父親七十三歲,公婆也邁向高齡,台灣同時面對老化與少子化兩列疾駛對撞的人口列車,對於老,我是非常惶恐的。」台灣老人平均臥病時間是七.三年,但北歐老人卻只有二個星期,劉毓秀在瑞典看到老人上超市、購物、上銀行,「我們常要求國家對老人制度給予服務與支持,但子女在家庭中的責任呢?」
她體認到「提供父母保存生活技能與體力不退化」的照顧,才是現代新孝道。北歐回來後,劉毓秀決定從自己的父母開始,展開長達二十年的實踐計畫。
第一,住宅改變。「老後體力會衰退,我們先幫父母從四樓老公寓換到有電梯的大樓,避免跌倒。」
第二,不當宅老。「只要身體硬朗,買菜、煮飯、洗衣、上銀行,都讓他們自己來,就算是看病,我也只帶看初診,後續由他們自己掛號,子女雖住在附近,但僅在假日陪爸媽上館子吃飯。」
你要能自立生活,還是被外傭看管的晚年?
外籍看護與老人的「零互動」,隨處可見,但缺乏互動的照料, 會讓老化加速;選擇放手讓父母自立生活,才是「新孝道」。
老頑童般的生命態度 拒喝參茶?「若癱了,更不好走」
第三, 有事,弟子不服其勞。「我們不請外傭二十四小時看顧,而是委託彭婉如基金會尋找本土居家員,每周四個小時的鐘點服務,協助父母爬高彎腰搬重物,與清潔打掃,一個月才花四千四百元。」
假日子女會帶父母出外踏青,平常,劉毓秀兄妹讓父母獨居,獨力料理生活大小事。「我們讓他自己上超市,結果老頑童父親買了一堆泡麵來吃,這太不健康了,但我媽勸我,『算了,他都九十幾歲了。』」
「自立、自理、尊嚴」。二十年前,劉毓秀從北歐老人身上看到的,放到自己父母身上實踐。
劉爸爸去年底以九十三歲高齡辭世,劉毓秀說:「驗證了北歐模式是可行的,爸爸體衰臥病僅有短短數周,病榻中的父親,甚至拒絕母親準備的人參茶。理由是『補了氣,若癱了,讓我更不好走。』」
看著前幾年陪父母去賞花的照片,面對生命的璀璨與凋零,劉毓秀感激地說:「看到我爸爸這麼有智慧地與子女一同處理老化過程,讓我對於『老』這件事情,心底終於篤定,不再害怕。」
2年前的春天,劉毓秀(右二)陪著父母去台大校園賞杜鵑, 當時父親(中)已經92歲,不當「宅老」的他氣色仍是極好。(圖/劉毓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