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我們不可能吃到100%安全的食物,但可以追求更好的食物

我們不可能吃到100%安全的食物,但可以追求更好的食物

健康醫點靈

健康

2016-07-28 10:06

食品添加物的種類不是問題,使用量才是問題。

作者:磯部晶策

食品添加物對人體的危險性,可大略分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性、引發畸形性,還有對遺傳的影響這五項,另外也需進一步考慮對免疫性的影響。明顯會出現急性中毒的物質並不會認可使用,所以不在考慮範圍內,問題出在慢性中毒。第一類、第二類的添加物好歹經過數百年實際的人體實驗,可跟第三類作區別,但是在看食品添加物的慢性中毒時,也有必要考慮此種長期時間單位。這樣一想,第三類添加物造成的傷害,也許還不到肉眼可見的程度。

在日本,開始大規模使用食品添加物以來,經過將近二十年之後,從日本人的疾病列表中消失一段時間的「腳氣病」開始出現年輕族群的案例。在調查了他們的飲食習慣並查明原因後,研判是偏重速食食品的飲食習慣,造成維他命B1不足所致。

大量攝取可樂等飲料,造成糖分過剩,也因此維他命B1的消耗增大,結果造成典型的腳氣病。雖然也有看法主張速食食品非直接原因,但不管如何,皆一致指向速食化的飲食習慣導致的偏食等因素。

速食食品雖然很方便,但是犧牲了食品原本帶有的營養成分,加上製造時必須加入多樣且大量的食品添加物。而且,食品添加物也進一步含有破壞營養成分的危險性。這些可能發生更為嚴重的障礙或是慢性中毒的速食食品,如何提升其本身的品質,也成為今後的課題。

致癌性、引發畸形性、和對遺傳的影響,這些恐懼促進了醫學、生物學、化學等領域急速發展,致力研究仍視為謎團的癌症機制,和生物體的細胞、遺傳機制,變成了現實的問題。

食品工業的發達、生產、流通、販賣結構的變化,以及飲食習慣對這一切的適應,現在連要廢止不必要的食品添加物都有其困難。在既非消費者所冀望、也無從得知的狀態下,食品添加物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終於發展到「沒有那些就沒有東西可吃了」的局面,而這就是現狀。但是,若放任此種狀況更進一步地自我擴張,最後終將落入絕望的窘境。因此做為一個消費者,我希望各位能夠思考以下幾點。

首先,養成買東西時必讀食品標示的習慣,並儘量選擇食品添加物少的商品。雖然我已經提過,有不少添加物沒有標示的義務,總之請先從已標示的添加物開始留意。

接下來說的也許是陳腔濫調,但還是希望行政機關能將食品添加物的許可標準訂得更為嚴格,並且擺出「非經過充分實驗的物質就不得認可」的態度。

即使是到目前為止已被認可的食品添加物,也要求標示「若踩到某種標準底線,就立即禁止」的態度。更進一步地,即使是已經認可使用的食品添加物,也鼓勵專家開發出安全度更高的物質,同時積極支援製作品質良好的廠商。

若維持現狀,且消費者不做任何努力,食品添加物的種類和數量只會一味地成長。

跟指定商品數目不同,添加物的性質會引來更多添加物,一旦製造出使用添加物的食品,就會有下一個添加物,又一個添加物,使用情形只會持續增加。例如,昭和四十年(1965年)左右,名古屋的學校中央廚房購入假蜂蜜商品,用來加在麵包上,發放給小學生。而這個商品使用的蜂蜜,其中混入了很多添加物,因此蜂蜜本身具備的防腐保存性喪失,只能使用合成防腐劑來保存。此例說明了,使用增量的添加材料時,必然使用另一種合成添加物,以達防腐的效果。

「無果汁清涼飲料」也是一例,雖然有標示無果汁,但既然商品上冠上水果的名稱,只好加入色素、香料、甜味劑,並且為了使其保持適當黏性、或是不產生沉澱等,使用了多種食品添加物,以企圖矇混過關。

添加物使用者的論點

被追究食品添加物這件事,對一個企業來說,有時會造成致命傷,所以面對消費者的質詢,他們常常已準備好如何回答。其中也混雜著一些乍看之下淺顯易懂,又合情合理的論點,甚至讓人很想附和一句「原來如此」。在此舉出幾個典型的論點。

有人說:「食品添加物都是使用微量、少量的,所以不需要擔心。即使是食鹽,攝取太多也是有害的。」意思是,因為食鹽也是食品添加物,其他的食品添加物只要像食鹽一樣正確使用的話,就是必要而且安全的。也就是說,食品添加物的種類不是問題,使用量才是問題。只要考量到食品添加物的歷史差異,就知道這個論點明顯站不住腳。而且,食鹽對人類來說不管是生理上也好、日常生活上也好,都是不可或缺的調味料,加上使用量也取決於人們的需要多寡,相對於此,第三類的食品添加物中,很多都不像食鹽這樣有其必要性,而且使用量不同於食鹽,是製造商將單方面決定的成果,強行施加而成。

也有人說:「最後生產的食品既然都一樣,那麼跟製造方法、生產工作流程就沒有關係了。」此論點最早出現在昭和四十二、三年(1967、68年)間,那時家庭用的食用醋,已由合成醋開始回歸到釀造醋,而這句話在當時也常被提出來爭辯。也就是說,不管是合成醋還是釀造醋,既然都是由醋酸組成,就可以說是一樣的產品。但是,一個是以米、水果、酒粕等作為材料,再透過醋酸菌所釀造出來的釀造醋;一個是利用石油化學方法,將乙醛(acetaldehyde)和甲醇(methanol)製成的冰醋酸(glacial acetic acid)淡化,再以食品添加物染色、增添香味,並調味而成的合成醋。若要說這兩樣東西是一樣的,那就毋須特地花時間製作釀造醋,掌廚者也毋須考慮食用醋的味道才是。

同樣的論點, 也常用在合成色素的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和焦糖(caramel)的情況中。類胡蘿蔔素是構成胡蘿蔔、番茄、橘子這類蔬果顏色的天然色素,不過合成製品的使用,也聲稱與天然色素相同。製造商方面雖然經常強調此種同一性,但工業合成的色素,是否能說和天然物質完全相同,他們往往都迴避說明。常常使用在醬油或甜麵包染色的焦糖,也跟烤糖製成的家庭製焦糖不同,是在澱粉等物質上放入酸和鹼加工而成。

我也聽過很多人說:「人體內也有同樣的成分,所以沒有問題。」在某些情況下,這個說法或許可以成立,但它很難適用於食品添加物上。確實,人體中既有微量的金屬,也有各種胺基酸,但是此種物質是以維持生命為目的,並藉由各種體內的機制所製造出來的物質。即使人體會吸收工業製造的物質,也不能說這樣就會直接變成人體的成分。就算從外部吸收的物質能成為人體的成分,也有數量的問題存在。一旦攝取超過必要的量,若能排泄出多餘的部分,那還算好,最怕是會在體內產生有害作用。

「要是擔心這種事,就什麼都不能吃了。」確實,一聽到「那個也不好」、「這個也不行」的時候,就會想這麼說。只要開始對食品的安全性感到不安,首先就會想要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性。但是隨著知識的增長和經驗的累積,就會了解「百分之百的安全性」是不可能的。然後有人就會出現絕望、放棄,甚至是對食品漠不關心的反應。

但要是這時候放棄,就表示承認現狀,並接受了有可能更加惡化的狀況。關於食品添加物安全性的問題,若非經由長期的觀察,無法得知確定的解答,同樣地,也得準備好耗費更漫長的歲月來研究解決之道。我們只能透過「追求更好的物質」,一步一步接近解決之路,目前只有這個方法。例如,將30%的危險性降至20%;將50%的安全性提高到70%,若不以「追求更好的食品」為目標,食品的品質就無法提升。

「既然已經得到認可,就無須擔心了。」會說這句話的人,不是知識不足的質詢者,就是堅信認證萬能的任性製造商。但是,隨著甜蜜素(註:合成甜味劑)、AF2(防腐劑的一種)的禁止開始,這些已經在一般生活中使用了十年或二十年的物質,如今很多都已經禁止使用,加上日本跟國外許可項目的落差,以上種種很明顯地告訴我們,這個論點是多麼地脆弱。「認可」跟「安全」若具有同樣意義,就不會發生認可後才被禁止的事件,也不會因為國家的不同,而產生認可上的差異才是。

也常常聽到一句話:「雖說提高平日人類攝取量的十倍或一百倍餵食動物,才會致癌或發生畸形,但還是不能信任這事絕對安全的說法。」這個情形跟前例正好相反,對學識豐富的人或技術人員所說的話,擁有相當強的說服力。

當感受到食品安全的危險後,一跟使用者接觸,便免不了會聽到前面所列舉的說明和反對意見。感覺這些都是基本常識的說法,所以外行人容易聽進去。這些說明和反駁的方法中告訴我們,對我們這些外行人來說,食品添加物的問題,其實都是和食品有關的基礎知識問題。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磯部晶策 

1926年出生於滿州(現今中國東北)。他現任食品與貿易相關的顧問,也是在食品與料理知名的國際學者。

他自1950年後半起,因憂心量產與量販而導致的食品品質惡化、傳統的斷絕、食文化的荒廢,而開始在雜誌等媒體上發表文章。

1970年代開始,一方面擔任有志生產者的理念、開發、技術等指導,一方面在國民生活中心講習,也在縣市、地區的消費生活中心講習會及大學擔任講師。

磯部晶策的研究著重在1950年代起,食品的品質因大量生產、大量販售而導致的品質變化問題。1977年出版的《食品を見わける》,針對食品提出了幾項重要的宣言,其對食品卓越的見識,甚至是追求人生該如何活著的哲學,形成所謂的「磯部理念」,被許多日本廠商奉為圭臬。

他的著作包括:《為了更深入了解食品》(生活手帖社)、《以複眼觀察食品 越是聰明的消費者越會被盯上》(SEEDS社)、《世界的食物‧超越時空之旅I‧II》(風媒社)、《新版・對食品製作的真心話》(風媒社)、《薊與白三葉草之歌》(蘇格蘭‧愛爾蘭民謠史及解說)


書名:你吃的食品怎麼來?



出版:天下雜誌出版


延伸閱讀

楊金龍祭限貸令是必要之惡!原來「國家開槓桿」數據已逼16年前次貸風暴期…程淑芬、徐之強怎麼看
楊金龍祭限貸令是必要之惡!原來「國家開槓桿」數據已逼16年前次貸風暴期…程淑芬、徐之強怎麼看

2024-09-11

新青安推升房價、限貸令又來亂...如何讓房市跌到年輕人買得起?達人揭5點「房價下跌的可能」!
新青安推升房價、限貸令又來亂...如何讓房市跌到年輕人買得起?達人揭5點「房價下跌的可能」!

2024-09-09

預售屋解約潮真的來了,每月超過3位數!央行打房沒人敢當「接盤俠」…靠台積電?高雄這3區最慘
預售屋解約潮真的來了,每月超過3位數!央行打房沒人敢當「接盤俠」…靠台積電?高雄這3區最慘

2024-11-27

「新青安」強碰「限貸令」房市趨勢解析 專家:短期凍漲,自住客機會增
「新青安」強碰「限貸令」房市趨勢解析 專家:短期凍漲,自住客機會增

2024-09-19

「史上最嚴限貸令」打房,到底打到誰?想換屋 、繼承遺產都難享有寬限期...房產專家:首購也會被卡死
「史上最嚴限貸令」打房,到底打到誰?想換屋 、繼承遺產都難享有寬限期...房產專家:首購也會被卡死

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