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單親的壓力逼得工程師之妻攜子自殺,其他在崩潰邊緣掙扎的假性單親家庭,力圖求生但扭曲的心…
但最近一個月,樂樂用盡各種理由請假,學校、補習班都不去,半夜常常驚醒,吃糖果才能繼續睡、還會弄髒床單。惹得有潔癖、要求完美的媽媽氣到失眠,幾次怒吼都不夠宣洩,差點要動手揍人。
母女倆在洋蔥醫師的診間,氣氛結冰對立,但講起各自的孤獨和壓力,落寞神情卻一模一樣。當樂樂說「爸爸在家的時候,心情會變好」,媽媽忍不住哭了,因為樂樂的爸爸在海外經商,一年才回家幾天。
蚊子講師表示,母親通常與孩子相處時間最長,情緒會直接影響小孩。在臨床上看到許多孩子拒學,都與母親情緒不穩有關。沒有人天生會當爸爸媽媽,夫妻雙方要一起學習面對孩子,不能只把責任丟給主要照顧者。
洋蔥醫師觀察,有些拒學症或懼學症的孩子,是父母太重視成績造成的,不上學的主要目的就是「逃避考試」。許多家長經常為了成績打罵孩子,課餘時間用才藝補習班填滿,試圖讓孩子擅長考試又多才多藝,孩子卻不快樂、甚至憤怒。
洋蔥醫師分析表示,20歲以前大腦前額葉還沒穩定、不能過度放任,但可以適度要求和處罰,前提是父母必須了解孩子的狀態,不要求能力未及的事。
在要求方面,洋蔥醫師建議謹記「溝通、參與、尊重」三個元素。例如才藝班等活動安排,不要變成「媽媽說了算」,要給孩子選擇的空間,透過討論讓他參與決定的過程,並且尊重孩子的決定。面對成績家長應該將目光跳脫「被扣分」的部分,盡量用「加分」的態度去看孩子已獲得的能力,才能讓孩子有自信、更樂於學習。
至於處罰或體罰,洋蔥醫師建議參考某些國外學校的作法,先口頭勸導,3次無效後才處罰。處罰可參考行為治療原則,利用「負向增強」,例如取消玩樂時間,或是提出其他條件,例如洗碗、寫作業,達成後就恢復玩樂。而體罰必須避免由帶有負面情緒的人執行,以免下手過重,而且千萬不能「打給人家看」,以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