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阿公身體和認知都退化得很厲害,常嗆到必須送急診,外勞也照顧不來。家人考慮送安養機構,80歲阿嬤卻堅決反對,因為…
阿公和80多歲的阿嬤住在長子家多年,外勞換過好幾個,長媳也勤快幫忙,還是很難照顧周全。3個子女不得不開始討論:要不要送護理之家?
為了證明家裡也顧得來,阿嬤天天緊盯外勞,越盯越煩躁,整個人像驚弓之鳥,吃不下也睡不好。最後由長媳出馬,陪她去看身心科。
就診一年多來,阿嬤靠藥物緩解了焦躁和憂鬱,也透過專業協談知道應該先照顧好自己、了解阿公的健康和安全需要更多專業照護…但對於送阿公去機構這個選項,她心裡就是過不去、無法放手。
「我是他太太,不能把責任推給別人!兒女送父母去機構是大不孝!」阿嬤常唸著這兩句,幾個子女只敢私下討論住機構的方案,就等阿嬤放手。他們都知道,阿嬤的極力反對,正是反映了她對自己未來也可能被安排入住機構的恐懼,而「人倫孝道」只是無助的她手中的最後一張牌。
洋蔥醫師說,老一輩的總有「養兒防老」的觀念,期望子女親自擔起照護工作,但這其實是一再複製「悲情的老化」,並不是負責任的老年生活觀。未具備足夠能力的家庭如果被迫成為最終的照顧單位,不但照顧品質堪憂,對被照顧者、家庭成員都是折磨。
「入住合適的機構,生活可能更健康安全,只是老人家不開口,子女也不敢提。」洋蔥醫師分析,當老人負面看待自己的老化、覺得住機構就是「被遺棄」,子女只好壓抑,拖到情勢所逼、不得不開口時,溝通品質就很糟了。其實應該趁自己還健康的時候,就提出與子女討論,甚至一起去參觀、評比,然後自己選擇中意的機構,這樣主動出擊、自主決定的過程,反而會令子女更敬重長輩。
在已屬老人國的台灣社會中,每個人都應該從中壯年開始計劃好老年心理建設和財務規畫,才能「做個自己歡喜,晚輩也疼惜的老人。」蚊子講師表示,心靈不一定隨肉體老化,但身體老化是必然,要接受這個事實,才能夠積極適應做出符合時代潮流的人生後半場,擺脫人倫孝道的大帽子,家人關係自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