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15歲林小妹,9年前出現發燒、腹瀉等症狀,且還有輕微咳嗽,後來住院治療,檢查發現左上肺輕微浸潤,符合肺結核病的變化,進一步大腸鏡檢查,切片報告卻發現為肉芽腫發炎反應且耐酸性染色陽性,確診結核性大腸炎,經由服用服用抗結核藥物治療一年後,目前只剩下纖維狀病灶,痰液也轉為陰性反應。
結核病一旦感染腦部 嚴重恐致命
結核病不只肺部會感染,其實全身部位都會感染,臨床上常見的像是淋巴、全身骨關節等,萬一感染到腦部,恐怕致命;台灣結核暨肺部疾病醫學會理事長蘇維鈞指出,過去曾有臨床醫師誤把結核病當作是肺癌,其實肺癌與肺結核在臨床上非常相近,可能是一前一後,或是同時一起存在。
結核病和肺癌相似 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期
感染結核病的人,可能是因當下免疫力較差才導致感染,肺外結核比肺結核困難的地方是直接發生在肺部以外的部位,包括淋巴結核、骨頭結核等,像是骨頭結核,患者會有下背部痛等症狀,起初多會誤以為是姿勢不良導致,結果反而使症狀更為嚴重,若發現骨頭遭吞噬,也可能聯想的是癌症所造成,因為多數肺癌第一症狀都是轉移到骨頭。
為了響應WHO 2035消除結核的目標,台灣結核暨肺部疾病醫學會的新目標是在2015年後朝向終止結核病的流行,目前我國結核病防治致力於結核減半,已大幅使結核病發生率下降,因此除了持續早期發現病人,且加強接觸者篩檢和潛伏結核感染診治等,也將持續優化公衛系統的照護品質,可望能使我國結核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更加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