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曾經在旅行過程中腹瀉?面對旅途中的美食到底能不能繼續享用?要自行先服用抗生素嗎?如果回國還繼續腹瀉,是否需要到醫院求診請醫師開立抗生素服用呢?
除了要注意旅遊地區是否需先注射旅遊疫苗之外,也需瞭解當地的飲食與飲水習慣。各個國家飲用水來源均不相同,衛生習慣也大有差異,即使當地已經做到可以生飲自來水,但為了安全起見,建議最好還是使用罐裝水。
2014 年 世 界 臨 床 傳 染 病 學 雜 誌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建議,只有一些嚴重的旅行者腹瀉案例,可以用抗生素來治療。例如到熱帶或亞熱帶國家旅行的旅客們,有五分之一會帶有抗藥性腸內細菌。
若在國外旅行腹瀉期間就服用抗生素,超過三分之一的旅行腹瀉者回到家後,身上會帶有抗藥性細菌。尤其到南亞旅行且服用抗生素治療旅行者腹瀉的人,大約有 80% 帶原腸道抗藥性細菌。
其他區域例如東南亞、東亞、北非和中東地區就更嚴重。已經帶有抗藥性細菌的人可能不會有令人注意的臨床症狀表現,也因此在自己本國國家,無形的繼續傳播抗藥性細菌。每年有超過 3 億人口旅行高危險地區,假設 20% 抗藥性菌種都形成菌落,將會是一大威脅。
唯一慶幸的是這些菌落通常存在短暫,持續約半年。國際旅客需要被教育認知如何治療旅行者腹瀉。一般來說,旅行中腹瀉應飲用大量水份且服用非處方用藥或非抗生素止瀉用藥。如果有發高燒、血便或嚴重脫水需要尋求醫療協助。
我們要怎麼預防呢?最安全的就是吃熟食,確認自己有哪些飲食忌諱。另一項評估食物安全性就是看食物是不是脫水乾糧。事前的保養,例如出國前兩星期內曾接受過抗生素治療,可以先服用一些益生菌維持腸道內正常菌叢,抑制致病菌叢的生長。
一開始成人可以考慮短暫進食,最重要的治療方法是水分與電解質的補充,避免喝咖啡、酒精或乳製品。若是病人有明顯脫水或同時伴隨有嘔吐的問題,可以考慮用點滴輸注來補充。嬰幼兒改餵食無乳糖奶粉,少量多餐給予。兒童或成人建議服用軟質或液體澱粉食物,如白土司、稀飯、馬鈴薯泥等,搭腸內配益生菌或無糖優酪乳飲用。待糞便形成固體狀,即可慢慢恢復正常飲食。
其次治療藥物如止瀉劑抗腸蠕動藥物(Antimotility agents)例如樂必寧 (Loperamide)、吸附劑(Adsorbents)、抗分泌藥物(Antisecretory compounds)例如次碳酸鉍錠(bismuth subsalicylate)、 抗 生 素(Antibiotics)。
但是如果有發燒、血便、或上吐下瀉兩天以上,就不宜使用抗腸蠕動藥物、抗分泌藥物這兩種藥物,請到醫療院所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