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31歲的藝人安鈞璨6月1日因肝癌病逝,許多人訝異:「為什麼這麼年輕就得到肝癌,兩年內就走了?」醫師提醒,年輕人罹患肝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B型肝炎病毒,主因是病人本身不在意,且疏於定期追蹤檢查,讓肝癌提早發生,令人措手不及。
台北慈濟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王嘉齊表示,研究指出,四十歲以下發生肝癌的病患,癌症的惡性度通常較高,主要是因為癌細胞分化差、容易轉移、侵犯血管的狀況比較嚴重,導致死亡率也高。
病毒性肝癌是罹癌主因
王嘉齊說,雖然外界懷疑安鈞璨的狀況,可能是因為過量飲酒所導致,但實際上「病毒性肝癌」是導致癌症發生真正的主因,其他像是酒精、生活不正常、熬夜等因素,只是加速癌症變化的次要因素。
「肝臟真的是個沉默的器官,通常有明顯症狀產生時,大都已經是晚期了。」王嘉齊認為,年輕型肝癌患者有幾個共通特性:沒有注意自己有沒有B肝,即使知道有B肝,仗著自己還年輕就沒做定期檢查,導致有一半以上發現時都已經是晚期肝癌。
好心肝基金會副執行長粘曉菁也強調,台灣肝癌患者中,有將近七成都是因為B型肝炎病毒所引起,想要避免肝癌發生,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不是B肝帶原者。「台灣在民國七十五年七月才開始打B肝疫苗,建議七十五年次以前出生的人,去醫院檢查一下自己是不是B肝帶原者。」
反覆發炎恐導致肝硬化
倘若發現自己是B肝帶原者,更重要的是定期追蹤檢查。
粘曉菁分析,年輕的B型肝炎帶原者對於定期檢查總是比較輕忽,加上體能與身體狀況都處於高峰,肝炎發作時通常症狀也不嚴重。「嚴格來說,就是自恃身強體壯,沒把B肝放在心上,讓肝臟不斷發炎或反覆發炎,慢慢走向肝硬化、肝癌等『肝癌三部曲』。」
定期追蹤包括每半年要做一次包含抽血與腹部超音波的完整肝臟檢查。粘曉菁解釋,完整的肝臟檢查,主要是了解肝炎病毒的數量變化,加上腹部超音波可以直接了解肝臟表面是否出現異常,可以即時介入治療,避免病情持續擴大。
做好醫學上的防範之後,再來就是環境危險因子的控制。粘曉菁說,目前肝癌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性別、肝功能、e抗原指數、家族史、酗酒習慣等六項,其中「酒精」是唯一的習慣因子。「研究顯示,每周喝酒三次以上,每次超過三十毫克,就會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
少吃醃漬物、加工食品
另外一個現代人要擔心的則是肥胖問題。粘曉菁指出,隨著人們對於肝炎病毒的認知提升,「脂肪肝」就成為另一個新興的危險指標。她解釋,脂肪肝就是脂肪充斥在肝臟的細胞間,因為囤積過多,慢慢會造成肝細胞產生發炎反應,若狀況沒有改善,讓肝臟持續發炎,一樣會讓肝臟硬化,最後轉成肝癌。
粘曉菁提醒,脂肪肝其實是可以逆轉的,除了要改善飲食外,運動還是不二法門,她在門診中經常可以看到原本肝功能不佳的病患,因為開始運動與減重,最後肝功能恢復到正常狀態,遠離肝苦人生。
王嘉齊也提醒,最近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而肝臟正好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如果肝功能已經不好的人,更要特別注意減少傷肝食物的攝取,像是醃漬物、加工品。「最傷肝的就是黃麴毒素,容易藏在保存不佳的穀類食品,像是花生、五穀雜糧、堅果類等等,這些食物開封後,一定要放入冰箱內保存,並盡快吃完。」
王嘉齊強調,要避免肝癌上身,最重要的就是定期檢查、定期追蹤,年輕人千萬不要鐵齒,特別是有B肝帶原者,只要越規律檢查,發生嚴重肝癌的機率就越低,千萬別跟自己的肝臟健康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