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早發性失智症 40歲後開始預防 記憶力變差 當心失智作祟

早發性失智症  40歲後開始預防  記憶力變差  當心失智作祟
失智症患者須要家人多陪伴、動腦並調整飲食,以延緩惡化速度。

張又晴

健康

shutterstock

958期

2015-04-30 11:52

台灣早發性失智症估算約1至2萬人,遺傳因素占極大的發病原因,只是時間提早了;醫師建議,除了多動腦、運動外,也可採用地中海型飲食、避免肥胖,都有助於延緩早發性失智症提早出現。

電影《我想念我自己》敘述一位優秀的大學教授,因為罹患早發性失智症,不僅在演講時突然失去講話能力,甚至在慢跑時失去方向,這一連串失序狀況,最後就診才被確定為早發性失智症。

這樣的電影人生,台灣也有真實案例。領導中華電信MOD團隊的嚴劍琴,擁有數學碩士與電腦博士學位,被丈夫戲稱為「人體電話簿」,可以隨時答出朋友電話。五年前,他告訴丈夫,自己看不懂開會資料,就診之後被醫師判斷為「早發性失智症」患者,那年她才五十七歲。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台大神經內科醫師邱銘章指出,所謂早發性失智症泛指在六十五歲以前發病的失智症患者,病因與一般失智症並無不同,是因為腦部神經退化導致腦細胞出現病變,開始出現影響記憶、智力、行為甚至可能有妄想等脫序性行為。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統計,台灣六十五歲以下的早發性失智症發生率大約占全台失智症患者的千分之一,依此推算,台灣大約有一到兩萬的早發性失智症患者。邱銘章認為,失智症患者似乎開始有年輕化傾向,但其實不是提早發生,而是歸因於大家對於失智症認識比較多,警覺力提升提早就診所致

 

平均確診約發病後三年


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是壓力大或者是女強人比較容易罹患早發性失智症?邱銘章解釋,目前醫學研究,失智症的發生是以遺傳因素為主,與職業無關。前者在職場上突然面臨巨大工作壓力時,的確會引發短暫失智,但壓力過後便會恢復正常,一般工作時面臨到的壓力不足以引發短暫失智。後者是指某些年紀輕的女強人患者出現症狀時,多半正處於職場高峰期,症狀產生時比較容易被本人與周遭親友發現。像是突然看不懂熟悉的報告、原本拿手的領域也突然一竅不通。

但由於年紀還不到六十五歲,若無警覺性,很難與失智症聯想在一起,多半以為是突發性壓力事件所導致,很多人都是出現異常行為才會就醫,統計顯示,平均確診為失智症大約為發病後的兩到三年。

邱銘章指出,早發性失智症的症狀並不典型,不僅患者自己要多注意,如果家屬發現異常症狀,就應該提醒患者及早就醫檢查。常見的徵狀包括:記憶力障礙(剛發生的記不住,舊事卻記得很清楚)、原本拿手領域變得困難、個性與情緒改變、行為異常等等。

 

失智症

 

可抽血檢驗蛋白質消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科部主任甄瑞興表示,目前早期失智症檢測中,可透過抽血,檢驗血液中特殊的澱粉與蛋白質的消長,預測罹患失智症的機率,雖處於人體實驗階段,但目前為止準確率相當高。

不過,甄瑞興也提到,此種檢測方式未來大量應用後,就要注意可能衍生出的情緒問題。提早知道自己可能罹患失智症時,病患會如何面對這樣的結果?

目前失智症的治療無法突破,即使知道自己是罹患失智症的高風險群,但在不能解決與治療的情況下,病人可能還沒確診前就已經先得憂鬱症了。

甄瑞興強調,失智症是不可逆的變化,但目前藥物的使用可以延緩失智症的進程,因此,只要病患自己或家屬能提早發現徵兆,及早以藥物控制,至少可以延緩疾病退化時程,依照目前醫學的進展,還是有機會等到治療失智症方法的那一天。

邱銘章則說,不論有沒有失智症風險,隨著年紀越大,罹患的風險就越高,因此,從四十歲後就要做好失智症的預防工作,包括多動腦、多運動、避免肥胖等,若出現忘東忘西、喪失對時間和地點的概念等徵兆,最好趕緊前往神經內科、記憶門診、失智症門診就醫。

延伸閱讀
建設失智友善社會!北醫大「失智照護服務發展之挑戰與因應」研討會,凝聚共識應對失智症挑戰
建設失智友善社會!北醫大「失智照護服務發展之挑戰與因應」研討會,凝聚共識應對失智症挑戰

2024-03-25

我罹患了失智症!95歲失智權威醫師告白:曾治療上千患者...患病後我才真正了解,失智症是什麼
我罹患了失智症!95歲失智權威醫師告白:曾治療上千患者...患病後我才真正了解,失智症是什麼

2024-03-18

40歲辭職照料失智母,卻落得母子2人全靠老人年金過活...50歲大叔的長照悲劇:我太小看失智症了
40歲辭職照料失智母,卻落得母子2人全靠老人年金過活...50歲大叔的長照悲劇:我太小看失智症了

2023-10-25

每30分鐘就多1位失智症患者!One-Forty攜手聯合醫院,推出免費「外籍看護照顧失智症培訓計畫」
每30分鐘就多1位失智症患者!One-Forty攜手聯合醫院,推出免費「外籍看護照顧失智症培訓計畫」

2023-09-05

布魯斯威利罹患額顳葉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有何不同?醫師分享53歲台商失智歷程嘆「無藥可醫啊」
布魯斯威利罹患額顳葉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有何不同?醫師分享53歲台商失智歷程嘆「無藥可醫啊」

202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