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了一周的年假,但總覺得還是提不起勁、身體莫名的疲憊痠痛嗎?
當心,你可能得了維他命D不足症候群。維他命D不僅與骨質有關,包括癌症、慢性疼痛、高血壓、心臟病、情緒障礙都可能因為缺乏維他命D而發生。
在高科技公司上班的陳小姐,平常就很注重養生,也定期上健身房運動,更沒有喝酒、喝咖啡的習慣,卻長期因背痛所苦。看了醫師也找不出什麼原因,只能在推拿與針灸的療程中緩解自己的疼痛,直到有醫師請她去驗血液中的維他命D濃度,才找到讓她長期背痛的原因。
不足可能引發髖關節退化
不足可能引發髖關節退化
專長在疼痛與復健的中山醫院復健科醫師潘健理分享了他的臨床經驗。他說,在他的門診中,有高達八成的女性主管,都有維他命D不足的狀況,「我想,這可能與女性比較注重防曬工作有關。」
其實,台灣民眾普遍都缺乏維他命D,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從一九九三到二○○八年的營養調查報告發現,有超過六成六的民眾,血液中維他命D呈現缺乏狀況,充足者不到二%。
潘健理指出,根據歐洲的大型研究指出,在符合慢性疼痛定義的患者中,有比較高的比率血液中的維他命D為低下,如果再去除掉年齡因素,全身痠痛組竟比正常組高出五○%的風險。
一般民眾對於維他命D的印象,都與骨質有關,的確,研究也顯示維他命D不足的人,發生髖關節退化的比率會比正常人高出兩倍。但維他命D在體內扮演的角色,可能遠超乎想像。
台大醫院腎臟科醫師蔡宏斌以說,維他命D是唯一透過陽光照射就可以產生的營養素。主要是曝曬在陽光下時,可活化體內維他命D的活性,最終以近似「荷爾蒙」的方式作用在全身。
蔡宏斌指出,維他命D除了可以鞏固骨本減少骨質疏鬆症,人體從中樞神經到內分泌、內臟、筋骨系統等細胞,都有維他命D的受體,因此有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包括癌症、慢性疼痛、高血壓、心臟病、情緒障礙等,都與體內維他命D濃度不足有關。
抽血檢查確認血液濃度
抽血檢查確認血液濃度
蔡宏斌說,臨床上高齡患者常見維他命D3缺乏,病人會有近端肌肉無力的現象,發生衰弱症的機會較高,研究顯示,每天給予八○○單位,就能改善下肢肌肉與功能,減少跌倒與骨折的機會。雖然台灣保健食品市場中,有許多維他命D的產品,但其實這些能補充的比率不高,最有效的方式,還是要直接曝曬在陽光下,才能在體內活化成可被吸收利用的狀態,光靠吃營養食品絕對不夠。
蔡宏斌在臨床上就曾經碰過洗腎病患,從國外買了高劑量的維他命D加鈣質的營養品回來吃,加上平常又有吃胃散(含鈣質)的習慣,又因為洗腎不敢多喝水,最後竟然發生高血鈣而昏迷,所幸及時送醫撿回一命。
「如果要補充維他命D,建議先從魚肉類、蕈菇類、奶類等食品為主,如果真的不夠,再服用一般劑量的營養補充品,如果已經到達低下的程度,則可在醫師指示下服用高劑量的產品。」蔡宏斌這麼說。
潘健理則建議,如果長期疲倦、找不出原因的痠痛、沒有活力,建議可以找有檢驗維他命D能力的檢驗機構抽血檢查,就能得知自己血液中維他命D的濃度,再依照結果聽從醫師建議補充,很快就能解決長期痠痛、沒有活力的症狀。
重建體內維他命D可以這麼做
第一階段:多曬太陽
體內的維他命D九成來自陽光照射後所產生,因此一定要曬足夠的太陽。正確方式是盡量露出四肢增加曝曬面積(臉部當然可以擦防曬),然後在上午10點到下午3點間,陽光最強時曬15分鐘,曬完後再擦上防曬用品。
第二階段:適量補充鈣質
鈣質除了能幫助骨骼強健外,還能穩定神經功能、穩定血液狀態、促進肌肉健康,建議可以多吃深綠色蔬菜,或是奶肉類食物,善用維他命D可以增加鈣質吸收;最好要從年輕就開始做,就像是把錢存在帳戶一樣,年輕時儲存越多鈣質,年老時就有足夠的骨本可花。
第三階段:營養品補充
每天所需的維他命D量是1000IU(國際單位),如果被診斷出是維他命D缺乏,應該在醫師指示下使用高劑量補充品,千萬別自行服用;同時應選擇具有活性的維他命D產品效果較佳,並且要定期抽血,避免產生高血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