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秋冬季節交替 作息不正常易染病 皮蛇長臉上 中風機率高

秋冬季節交替  作息不正常易染病 皮蛇長臉上  中風機率高
長期高壓加上連續熬夜,會加重免疫系統負擔,引起帶狀疱疹爆發。

任中龍

健康

shutterstock

938期

2014-12-11 12:35

季節交替的氣候變化,讓人體免疫系統難以調適,罹患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病患也增加不少。醫師提醒,秋冬交替時,天氣不穩定,正好是「皮蛇」好發季節,若長在臉部,不僅可能造成永久性傷害,也會提高中風機率。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加上日前的選舉激情讓心情忽上忽下,若再加上生活作息不正常,就可能要擔心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纏上身。

有醫師接到這樣的案例,一名近來經常熬夜工作的上班族,日前因為氣溫劇烈變換而罹患感冒,沒想到幾天後,從耳朵開始往臉頰下巴方向冒出一堆水泡且疼痛難耐,就醫後被判斷為帶狀疱疹發作。

「長在臉上要特別注意!」台大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指出,研究顯示,帶狀疱疹多長在軀幹與四肢,長在臉部機率則有四分之一,如果這些水泡長在眼睛附近,更要特別小心病毒可能造成視力永久性傷害。


鼻尖長水泡要特別注意

 

黃立民說,病毒感染到眼部時,有可能帶來結膜炎、角膜炎甚至葡萄膜炎,若未適時控制病情,可能會造成永久性失明;「統計顯示,如果疱疹長在眼睛附近,可能會增加四倍以上的中風機率。」如果發現鼻尖上有水泡產生時,就可能是眼睛受到波及的訊號。

帶狀疱疹到底是怎麼入侵人體,為什麼又會好發在秋冬季轉換的季節呢?

「帶狀疱疹的發生還是與人體免疫力下降有關。」黃立民這麼說。

黃立民表示,帶狀疱疹的病毒其實與水痘病毒是同一類,人類感染水痘痊癒後,還是會有少許病毒潛伏在神經節內,當身體免疫力降低時,病毒就會活化並增生,最後形成帶狀疱疹病毒發作。

黃立民解釋,當天氣變冷或變熱時,人體免疫系統會因為氣候的劇烈變化而變得比較弱,如果這時又不斷熬夜或是承受過多壓力,就會加重免疫系統負擔,當免疫系統壓制不了病毒時,帶狀疱疹就會爆發出來。

「帶狀疱疹有幾個特色,在水泡未出現時,早期症狀可能會是身體某一側會產生疼痛或刺痛感,甚至輕碰也會不舒服;兩三天後開始出現紅疹,並進一步形成一群一群的水泡,沿著身體某一側的神經節擴增,然後水泡會轉成膿包或出血性的水泡,最後逐漸結痂,整個過程都會伴隨疼痛出現。」


腎臟病患也是高危險群

 

由於帶狀疱疹的發生與免疫力有關,因此,年紀越大,罹患帶狀疱疹的機會也越大。

黃立民指出,六十歲以上發病的風險就會高出年輕人八到十倍,而根據健保資料顯示,台灣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人一生會感染一次帶狀疱疹。「它還有很明顯的家族遺傳病史,如果直系血親中有一人得到,就有比其他人高出五倍的機率,若有兩人得到,機率就會提升到十七倍。」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則說,帶狀疱疹與年齡、情緒、局部外傷、免疫力下降有關係;但他也特別提醒,腎臟病患也是罹患帶狀疱疹的高危險群。

陳亮恭指出,根據美國腎臟病期刊分析台灣的健保資料庫顯示,慢性腎臟病患罹患帶狀疱疹,是一般人的一.六倍,若是洗腎病人,機率則會提高到一.九八倍;此外,另一份追蹤健保長達六年的研究也提醒,慢性腎臟病患一旦罹患帶狀疱疹,轉為末期腎臟病的風險將會增加三六%。

陳亮恭解釋,慢性腎臟病患者本來就是免疫力較低的一群,這群人很容易讓病毒沿著神經節跑到皮膚表面,形成水泡並造成神經疼痛的現象。「現在推估台灣有二一○萬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卻只有三.五%的人知道自己罹患疾病,換算一下,可能有兩百萬的人不知道自己可能陷入罹患帶狀疱疹的危機中。」

陳亮恭提醒,提升免疫力還是治本之道,在這個季節應該更注意維持正常生活作息,不要熬夜、抽菸喝酒,維持正常的飲食;如果真的擔心帶狀疱疹發作,建議五十歲以上的人,可以自費施打疫苗,增加保護力與減少疾病發作時的疼痛。


帶狀疱疹疫苗二三事


纏人的帶狀疱疹,目前的治療方式是以抗病毒藥物為主,效果不錯且可縮短發病時程,但無法用於預防,最好的方式還是施打疫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自2011年起就建議,50歲以上就該施打疫苗,減輕帶狀疱疹所帶來的疼痛與後遺症。

根據對疫苗的研究顯示,施打疫苗可以降低7成帶狀疱疹的發作,並降低6成急性發作的疼痛,以及降低6成7的帶狀疱疹發作後,神經疼痛的發生率,效果還算不錯。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台大感染科教授李秉穎也說,他50歲後每年就施打兩種疫苗,一種是流感,另一種就是帶狀疱疹。不過,目前帶狀疱疹疫苗為自費項目,價格並不便宜,民眾可視自己的經濟狀況,決定是否施打。

延伸閱讀
「皮蛇」可能長在眼睛!醫師:嚴重恐失明,出現2症狀是重要警訊
「皮蛇」可能長在眼睛!醫師:嚴重恐失明,出現2症狀是重要警訊

2020-04-29

50歲後小心「皮蛇」,長在眼睛附近最危險、恐失明!醫師提醒:這3食物要忌口
50歲後小心「皮蛇」,長在眼睛附近最危險、恐失明!醫師提醒:這3食物要忌口

2020-01-04

她臉歪嘴斜不是中風,而是「皮蛇」惹禍 醫師:遠離病毒感染,這4件事不要做
她臉歪嘴斜不是中風,而是「皮蛇」惹禍 醫師:遠離病毒感染,這4件事不要做

2019-12-17

比生孩子還痛!50歲後「皮蛇」風險增加,醫師教你聰明預防
比生孩子還痛!50歲後「皮蛇」風險增加,醫師教你聰明預防

2018-11-06

「皮蛇」纏身真要命! 把握黃金治療72小時
「皮蛇」纏身真要命! 把握黃金治療72小時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