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胸痛、腹腰痛,這三種常見的疼痛,你一定有過,但頭痛伴隨著意識模糊,可能是顱內出血;胸痛伴隨發燒,可能是心肌炎。
疼痛雖然讓人不舒服,卻是身體出現狀況時,最好的警訊之一。
一般而言,慢性疼痛通常意味著身體某些部位的結構或機能失常,可能是反覆性的傷害或是退化所造成,雖不易處理,卻也不太會立即危及生命。反之,急性的疼痛則有可能是緊急狀況,不可掉以輕心。
急性疼痛通常是指突發性的疼痛,且持續時間以不超過七天為限,其中又以下列三種最常見。
急性頭痛:頭痛是常見的症狀。感冒、壓力、失眠甚至宿醉都會導致頭痛。急性頭痛最可怕的是顱內出血或感染,有時會在幾個小時內惡化到危及生命,或讓大腦功能嚴重受損。如果是突然發作的劇烈頭痛,伴隨噁心、嘔吐、頸部僵硬、視力或意識模糊,或者高燒等情況時,要高度小心是屬於這一類的情況,必須盡速就醫,並接受電腦斷層、脊椎穿刺等必要的檢查。一旦確診,就需要積極治療。
急性心肌梗塞 死亡率高
急性胸痛:胸痛也是常見的症狀,卻常被誤解,包括肌肉使用不當、姿勢不良等,這時通常可以說得出來是哪一點在痛,而真正危險的胸痛,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急性心肌梗塞」,那是一種壓迫性的悶痛感,無法清楚地說出痛點在哪裡,痛覺可能會傳遞到手臂或是頸部甚至是上腹部,有時會心悸、呼吸困難、冒冷汗,休息之後疼痛仍無法改善。
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極高,但可在即時適切的治療下恢復健康,所以一旦有這種胸痛,須盡速就醫。由於不是每家醫院都有專科醫師能處理,比較適當的作法是打一一九求救,由專業人員初步處置,再送到能做適切治療的醫院。
第二種是「主動脈剝離」,是一種撕裂性的疼痛,有時背部會更痛,常伴隨呼吸困難、冒冷汗,若血壓下降,代表主動脈已經破裂,甚至可能猝死,所以一定要盡速送醫。
第三種是「張力性氣胸」,通常是一陣胸痛之後呼吸逐漸困難,可以明確知道是哪一側的疼痛,頸部的血管會腫脹,兩側的胸廓不對稱,若不緊急處置,會窒息或休克而死。
第四種是「心肌炎」與「心包膜炎」,常伴隨發燒狀況,吸氣的動作會引發疼痛,坐姿較臥姿舒服,是常被忽略的高危險疾病。此外,像肺炎、肺栓塞、肋膜炎等都會引起胸痛,這時呼吸動作會讓疼痛更明顯,而且也有較清楚的疼痛點。上述幾種情況都有相當程度的危險性,需要積極治療。
急性腹腰痛:腹痛也相當常見,多是功能性的腸胃問題。急性腹痛常是需要手術的急症,如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或急性腸阻塞等。通常從腹痛到開刀,可以有數小時到數十小時充裕的時間檢查與觀察,有時症狀起初並不典型,導致診斷上的困難,常須反覆檢查。
真正危險的急性腹腰痛有三種:第一是「腹部主動脈瘤」或「剝離」,疼痛的特徵和胸部主動脈剝離相同,只是部位在腹部或下背部。常伴隨下肢無力與下肢脈搏消失。
其次則是「腹膜炎」,如果胃腸穿孔或阻塞、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等未得到良好的控制,最後的結果可能會變成腹膜炎。患腹膜炎時,腹部會脹大,壓下去會有明顯的疼痛且腹壁會變硬,有時反彈時會比壓下去更痛。腹膜炎代表著腹腔內有某種危險的病變,死亡率極高,常須手術探查與治療。
另一種危險的情況是「腸動脈阻塞」,特徵是腹部非常疼痛,但腹膜炎的表現不明顯,因此常被忽略而太晚發現,以致須切除整段壞死的腸道。
提供過去病史 研判成因
感覺疼痛時,可先自行評估並加以記錄,首先是過去的疾病史,有沒有受傷、開刀或服用任何藥物,有無家族史等。再來是針對疼痛本身的描述,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質、特徵及嚴重程度,有沒有傳遞到其他部位、會不會持續,、什麼狀況會更痛、什麼情況較不痛等。
接著要注意有無伴隨其他症狀,例如發燒、嘔吐、冒冷汗、意識不清、肢體無力、麻痹等。這些資料在就醫時可提供給醫師參考,對研判疼痛的成因很有幫助。
對疼痛正確的態度是勿枉勿縱,對於一般性的疼痛,應該在門診醫師的建議下,做適當的治療。但若是有上述的危險徵象出現時,應立即尋求治療,以免延誤病情,造成無法挽救的遺憾。當疼痛發生,就應該去找到導致疼痛的病因,對症下藥,才是面對疼痛的正確態度。
(作者為亞東紀念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本文摘自《生活i健康》—這樣做,痠疼痛不上身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