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儲存免疫細胞,你可能是自己的救命恩人。」這是近來在電視上強打的醫療廣告詞。什麼是免疫細胞?真的可以抗癌嗎?醫師指出,這是一種免疫療法,但儲存免疫細胞能不能成功抗癌目前還沒有定論,儲存幹細胞可能更有幫助。
的確,「免疫療法」是這幾年醫學上一個熱門研究領域,包括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唐獎,就把首屆生技醫療獎頒給了兩位研究免疫療法的科學家,甚至國際期刊《科學》雜誌,也將癌症免疫療法選為二○一三年度最重大的科學突破。
但是,儲存免疫細胞等於免疫療法嗎?在此必須好好解釋。
標靶藥物屬於免疫療法
標靶藥物屬於免疫療法
每年都要施打的流感疫苗就是一種主動免疫療法,主動將不具活性的病毒打入體內,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因應可能入侵的流感病毒;而癌症免疫治療則是被動式,以兩位獲得唐獎的科學家研究為例,利用藥物降低免疫系統的抑制能力,讓免疫系統可以發揮正常功能消除癌細胞。
「人體會長出癌細胞就是免疫系統有了缺陷,無法辨識異常狀況、消滅異常生長的癌細胞。」戴承正這樣形容,人體免疫系統就像警察,而癌細胞就像黑道,原本勢不兩立的雙方,因為系統出現缺陷產生協同作用,讓免疫系統被收買,導致癌細胞輕鬆躲過掃黑專案。
戴承正說,現在發展很完善的癌症標靶藥物就是最低階的免疫療法。「標靶藥物可以利用特殊的人工抗體與癌細胞結合,阻斷癌細胞的生長」。但他也說,目前在免疫治療上比較成功的是黑色素癌症,病患經過治療後幾乎痊癒,然而沒多久癌細胞又會復發。「因此,全世界到目前為止,沒有人可以完全保證癌症免疫療法一定能成功!」
由於免疫療法前瞻性十足,國內外都掀起一股儲存免疫細胞的風潮。但儲存免疫細胞真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功效嗎?戴承正認為值得商榷,他指出現行應用較多的免疫療法,是病患罹病後抽取血液組織,經過體外培養後,再把免疫細胞打回體內消滅癌細胞;但儲存免疫細胞,存的是「健康狀況下的免疫細胞」,不見得能有效辨識癌細胞。
儘管免疫療法已成為新興議題,甚至美國、日本、中國都已應用在癌症治療,但免疫療法目前在台灣仍屬於人體臨床實驗階段,醫師須向衛生福利部申請,才能以專案方式進行;而儲存免疫細胞目前雖被允許,但在免疫療法的法規頒布前,患者若要利用已儲存的免疫細胞進行治療,恐怕得在相關療法已屬合法的國家進行
幹細胞應用範圍更廣
幹細胞應用範圍更廣
台北榮總風溼免疫科主任林孝義則說,免疫療法目前尚無大規模實驗佐證,但有越來越多臨床研究陸續發表,若免疫系統運行的理論確有其根據,他相信隨著研究越來越多,未來免疫療法可能會有突破性進展。
但對於儲存免疫細胞,林孝義認為應用性不大,因為免疫細胞已是細胞分化中較末端的細胞,雖然現在能在體外培養,但這些在體外發展的細胞,進入人體後是否能同樣發揮作用仍有待驗證;他個人不建議儲存,若未來免疫細胞儲存有助免疫療法,屆時再做免疫細胞的培養,應該也來得及!
戴承正分析,現在市面上常見的細胞儲存就是幹細胞與免疫細胞,但兩者之間差異極大,前者是最原始的細胞,後者是已經分裂接近末端的細胞。他用阿拉丁神燈故事來比喻,免疫細胞屬於戒指神,能力有一定範圍,而幹細胞就像是神燈,擁有無窮無邊的法力。
戴承正說,與其儲存免疫細胞不如儲存幹細胞,幹細胞是最原始的細胞,能變化成身體所需的各種細胞形式;而免疫細胞已是固定的細胞種類,只有特定功能,應用範圍比不上幹細胞。
4免疫細胞 組成防護網
4免疫細胞 組成防護網
T細胞負責消滅已經被感染的細胞;B細胞具有記憶功能,當身體再度被同一種細菌或病毒入侵時,B細胞會馬上反應,找出相關抗體對抗。
K細胞與NK細胞則都有強大的殺傷力,特別是在對付腫瘤細胞與病毒細胞時,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在儲存免疫細胞中,就以NK細胞為主,因為它又被稱為「自然殺手細胞」,是人體內抗癌活性最強的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