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突發嘴歪眼斜 未必是中風

突發嘴歪眼斜 未必是中風
多發性硬化症容易找上輕熟女,有類似症狀產生時,應趕緊求醫。

任中龍

健康

Shutterstock

915期

2014-07-03 13:00

發現「無力、痠麻、視力模糊」這些症狀,通常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中風了?若你是年輕女性,就可得懷疑是「多發性硬化症」找上門。醫師提醒,若出現相關症狀,一定要找專科醫師檢查,並規律治療才能控制疾病。

你可能聽過「紅斑性狼瘡(蝴蝶斑)」這個疾病,許多愛情故事都以這種疾病患者為女主角賺人熱淚;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實還有一種與紅斑性狼瘡同屬免疫系統的相關疾病,專找二十到四十歲的女性,十年來罹患人數已經增加了二.五倍,它就是「多發性硬化症」。

二十六歲的林小姐,雖然工作壓力不輕,但身體狀況還算過得去,有一天她左臉突然癱瘓,導致口水外淌與進食不順,眼球甚至還出現不自主顫動等症狀;家人以為她中風了,趕緊送醫治療,醫師進行腦部核磁共振掃描後,在腦中找到了多處白點,確診是「多發性硬化症」。


多數醫師對此疾病陌生


「就像許多免疫系統疾病一樣,正常細胞被免疫系統誤認成敵人遭到攻擊,所產生的後遺症。」台大醫院神經部醫師楊智超這麼說。他說,我們的神經細胞有許多樹枝狀神經纖維,就像錯綜複雜的電線組成中樞神經網路;這些神經纖維外包覆著一層「髓鞘」物質,就像包覆電線的塑膠皮,保護神經在傳導時不致短路,還可以加速神經訊號傳導。

這些髓鞘若被破壞,就會影響神經訊號傳導。楊智超指出,當免疫系統把這些髓鞘當成外來物時,就會發起攻擊導致髓鞘脫失,而在修復過程中讓組織產生疤痕而變硬;由於這些硬塊可能會有好幾個,甚至產生新的硬化位置,所以才會把這個疾病稱之為「多發性硬化症」。

「醫界目前仍無法確認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免疫系統攻擊中樞神經系統。」楊智超說,研究統計顯示,患者多在二十到四十歲發病,女性罹病人數甚至是男性的兩倍。研判可能與紅斑性狼瘡一樣,易攻擊免疫系統較差的女性;再加上國人飲食西化、生活飲食習慣變差、容易感覺到壓力等因素,都可能是引起多發性硬化症的原因。

「多發性硬化症的可怕之處在於,多數醫生不太認識這個疾病,讓病患在各科門診中不斷找尋答案。」北投健康醫院院長蔡清標說,多發性硬化症症狀必須看所影響的神經區域而定,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是「肢體無力、痠麻、走路不協調、視力模糊」等,這些症狀又與中風相似,患者經常被判斷為中風病患。


不治療恐致終身殘疾


「中風多半都是單側,且症狀多為單一系統,不會像多發性硬化症會有這麼多症狀一起發生。」蔡清標指出,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多半會持續二十四小時以上,但症狀通常會在幾周、甚至幾個月後再次發生。因此,民眾如果出現中樞神經相關症狀,即使隔天症狀消失,也最好到醫院的神經內科進行檢查,確定是否罹患多發性硬化症。

由於多發性硬化症的病灶處難以開刀,因此現行治療上仍是以緩解症狀藥物為主。例如在急性發作期,必須注射高劑量類固醇減少痙攣、僵硬、疼痛等來緩解;或是使用干擾素抑制免疫系統過於活躍,延緩病情惡化及減少發作次數。此外,像是肌肉鬆弛劑、抗憂鬱劑、抗癲癇藥等也都會用於治療上,多數患者也必須進行三到六個月的復健。

看似非常複雜也漫長的治療與復健,讓許多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出現自行停藥或未規律進行治療。根據多發性硬化症協會的調查顯示,有超過四成患者罹病後行動不便、動彈不得,甚至出現憂鬱情緒;令人擔心的是,如果發病後五年不治療,恐將面臨終身殘疾,甚至腦萎縮成八十歲老人一般。

蔡清標提醒,雖然醫界對於多發性硬化症的治療仍未完全掌握,但持續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症狀不惡化;而且親友若能在旁支持,更可讓病患享受有品質的生活。所以千萬不可中斷治療,從生活習慣慢慢改善,平時多進行如游泳等運動,都有助於避免病情惡化。

《醫療小常識》用藥無效可換藥 勿中斷治療

積極治療是改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返回原有生活的重要關鍵,但調查發現,有高達三成患者未規律用藥,其中四成患者不喜歡打針,且自認症狀改善不顯著而中斷治療。

北投健康醫院院長蔡清標分析,目前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治療兩到三年後,治療成效會開始下降;加上許多患者使用干擾素後,會出現發燒、頭痛、注射部位紅腫或肌肉萎縮等副作用,這些都是造成患者自行中斷用藥,或停止治療的重要因素。

現在除了干擾素,健保署也已經通過二線用藥(藥效較強)給付。蔡清標說,根據統計顯示,二線口服用藥比起第一線干擾素注射藥物,可以降低一半的復發率,甚至還能延緩近四成的腦萎縮;但也會出現心跳降低或肝功能指數上升。如果第一線治療無效患者,可以與醫師討論是否可進行換藥治療。

延伸閱讀

他存250張高息ETF,40歲提早退休!1隱憂恐淪下流中年「月領2.7萬股息腰斬變1萬」:到底退休金多少才夠
他存250張高息ETF,40歲提早退休!1隱憂恐淪下流中年「月領2.7萬股息腰斬變1萬」:到底退休金多少才夠

2024-11-18

科技型ETF績效遙遙領先,最多人買的高股息卻不如預期,孫慧芳:有兩種情況要注意
科技型ETF績效遙遙領先,最多人買的高股息卻不如預期,孫慧芳:有兩種情況要注意

2024-11-18

00878、00713換股倒數!長榮、慧洋-KY...2025年可能被納入高股息ETF的12檔台股「它殖利率近13%」
00878、00713換股倒數!長榮、慧洋-KY...2025年可能被納入高股息ETF的12檔台股「它殖利率近13%」

2024-11-19

存股族必收!富邦金、中信金、凱基金…現在搶存金融股,殖利率直衝6%,這檔超猛股價上看80元
存股族必收!富邦金、中信金、凱基金…現在搶存金融股,殖利率直衝6%,這檔超猛股價上看80元

2024-11-21

科技股續退場 航運、金融成最大贏家?  台股高息ETF年底換股潮全解析
科技股續退場 航運、金融成最大贏家? 台股高息ETF年底換股潮全解析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