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產業動態》不讓美日專美於前 研發即將開花結果 台灣生技業 搭上抗癌新藥列車

產業動態》不讓美日專美於前 研發即將開花結果 台灣生技業 搭上抗癌新藥列車
台灣癌症新藥研發團隊投入不同領域的研究,也讓新藥產業的未來更值得期待。

林宏文

健康

攝影/吳東岳

915期

2014-07-03 13:00

唐獎生技醫藥獎頒給兩位免疫療法學者,也讓國內切入免疫療法治療癌症的浩鼎、藥華、醣聯、鑫品、尖端五家公司受到重視;而包括基亞、智擎等進入翻牌階段的公司,將有機會產生造福世人的癌症新藥。

二○一三年,是癌症治療重大突破的一年。沉寂一時的免疫療法,因為兩份重要的臨床實驗報告讓醫界大震撼,同時也帶動國際大藥廠投入研發相關新藥。至於國內,近年也有不少公司研發癌症新藥,加上部分公司已開始投入抗癌免疫治療,讓台灣生技業界也搭上這一波新藥研發列車。

細數目前發展免疫療法治療癌症的公司,包括浩鼎、藥華、醣聯、鑫品、尖端五家,雖然免疫療法目前尚位於研發初期階段,距離開花結果的時間還早,但已經受到市場高度重視。

此次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由美國學者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學者本庶佑共同獲得,他們分別發現CTLA-4及PD-1這兩個免疫系統裡負責踩煞車的重要分子,阻撓免疫系統大舉攻擊癌細胞。這個發現提供抗癌藥物新的發展契機,可依此發展單株抗體,拿掉這兩個免疫煞車的作用,來活化免疫系統。

台灣浩鼎生技公司總經理黃秀美表示,浩鼎的產品也是作用在免疫調控過程,因此,浩鼎正在思考如何結合CTLA-4及PD-1這兩種分子調控藥物,讓產品未來可擴展至更多用途。此外,著眼於癌症免疫治療是下一世代癌症治療的主要趨勢,浩鼎已針對癌症免疫療法進行布局與規畫。


免疫療法》 鎖定腎臟癌及肝癌 安全且副作用低


目前浩鼎有五個產品線,其中,除了發展最快的乳癌藥OBI-822外,OBI-833由中央研究院技轉而來,毒性低、副作用也低,而且專一性高,具有極大開發潛力,目前已展開全球一期臨床試驗。

浩鼎另以Globo H(普遍存在於乳癌、攝護腺癌及肺癌等癌細胞的醣類抗原,被視為理想的癌症免疫治療標的)為抗原所發展出的OBI-888單株抗體計畫,為新增標靶治療策略,讓浩鼎可以提供不同族群更多元的癌症治療選擇。

黃秀美說,免疫治療是未來癌症治療的趨勢,人體的免疫系統在細胞癌化過程中,扮演很重要角色,癌細胞之所以能快速生長,就是因為逃過身體免疫系統的監測。因此,針對特定在癌細胞表面的特殊抗原,施予免疫療法,不僅擁有標靶治療的專一性,也可讓逃脫免疫系統監控的癌細胞被辨識出來,進而啟動身體免疫功能,攻擊癌細胞並加以清除。

此次得獎的日本抗癌權威本庶佑,得獎原因是他發現PD-1這個蛋白質,並證明PD-1是讓癌細胞在免疫系統前「偽裝成正常細胞」的關鍵。藥華醫藥則是從一三年開始PD-1和PD-L1的單株抗體開發計畫,未來將結合藥華醫藥的新一代干擾素P1101,作為創新癌症療法。

藥華總經理林國鐘說,目前藥華在免疫抑制抗體藥物領域,先鎖定腎臟癌及肝癌的治療領域,這兩個適應症的研發都還在臨床前階段;雖然已有大藥廠在推動結合PD-1抗體和干擾素的癌症療法,但是藥華新一代干擾素P1101具有高安全性、低副作用的優點,深具競爭力。

在免疫療法的研發上,台灣醣聯是另一家具國際知名度的企業,醣聯董事長張東玄也是此領域的專家。張東玄認為,細胞上異常的醣化已經證實與人類癌症有密切關係,應用這類醣抗原或是專一性對抗此類醣抗原的單株抗體進行新藥開發,可用於癌症免疫治療。

在醣聯研發團隊努力下,已陸續在癌細胞機轉及醣抗原誘發抗體上取得關鍵性突破,醣聯也因此得以在○九年將大腸癌抗體用藥GNX-8,以一.九六億美元賣給大塚製藥;去年,大塚更以新台幣二.七六億元、每股溢價達一百元的價格,私募認購醣聯五%股權。


免疫療法》 研究突破!可增加造血幹細胞數量


此外,與醣聯有密切相關的台灣尖端公司,董事長蘇文龍早年在日本的三菱集團任職二十餘年。○五年,尖端與醣聯也在幹細胞研究領域有新突破,雙方共同在陽明大學蛋白藥物暨抗體藥物發表會,發表研究的成果。兩年後,這個成果經過動物實驗證實,在動物身上能增加骨髓內的造血幹細胞數量,並動員至周邊血,而確認其潛力。

另外,成立至今十年的鑫品生醫,主要是鎖定對細胞治療的免疫細胞製劑進行研究,目前已研發出一系列的TIE標靶免疫細胞製劑(Targeted Immune Effector),TIE為免疫細胞療法的一種,也是鑫品生醫獨特的免疫細胞製劑技術。

不過,免疫療法治療癌症的開發進度,仍需要一段時間證明;但近來國內生醫新藥股價漲勢不斷,主要反映的是癌症新藥臨床實驗結果亮麗,其中以三期臨床進度最快的智擎與基亞為代表。

目前已居新藥股王的基亞,在臨床實驗上的結果也愈來愈接近完成階段。基亞主要專注在抗癌及肝病新藥研發,業務分為四大塊,包括核酸檢驗、疫苗開發、單株藥物開發平台、新藥開發。其中,新藥開發業務最受矚目的PI-88(早期術後肝癌新藥),將於今年七月底、八月初揭曉期中分析結果。

PI-88於去年底在台灣、韓國、中國、香港等二十五個醫學中心,達成臨床三期五百位收案目標,並於今年五月達成可進行期中分析的第一三一個病患復發條件,預計七月底、八月初公布分析結果。


抗癌新藥》 基亞、智擎新藥進入準備上市階段


就二期臨床試驗結果來看,PI-88病患復發時間較對照組具顯著效果,加上接受三期臨床試驗之病患放棄參與率低於五%,這比一般平均值在一五%至二○%的數據好很多;目前市場推估期中分析結果成功率有五成左右,若順利的話,最快今年第四季或明年初就可拿到藥證。

此外,研發速度更快的智擎,抗胰臟癌藥物PEP02的進度時程大舉提前,如今已達到對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臨床三期的承諾,並將於近期內送件。智擎董事長林榮錦表示,智擎的PEP02,已授權美國Merrimack公司,預料將順利取得FDA藥證。

除了智擎與基亞外,在癌症新藥部分,浩鼎的主要大藥OBI-822,目前正進行針對末期乳癌病人的全球臨床第二/三期試驗,收案已接近完成,預計明年將展開第三期美國與歐盟的臨床試驗。

另外,杏輝投資的新藥研發公司杏國,目前已與德國專注新藥研發的MG(MediGene)互動密切,目前五個產品中,兩項與其相關。去年五月,杏國宣布以新台幣近一億元取得MG的六.○九%股權,成為最大法人股東,且獲取乳癌新藥Endo-TAG1全球三期臨床試驗全適應症的主導權。今年二月,MG已取得比利時監理單位核准,得以進入三期臨床試驗。

此外,國內也有眾多切入癌症新藥研發的計畫,包括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聯合國內的生達、永信、中化及益得生技四家公司,切入肺癌及攝護腺癌的一期臨床;由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團隊技術移轉的醣基生醫,也切入攝護腺癌疫苗的研發。國內癌症新藥研發團隊投入不同領域的研究,讓台灣新藥產業將更值得期待。

 

台灣新藥

 

四十一年前的RCA計畫開啟台灣半導體產業契機,九年前啟動的STB將是台灣醫材產業的創新能量。但類似的計畫能否推廣到更多領域與國家,並且從高中生與大學生開始,而非針對醫師跟博士?

 

國家競爭力來自對人才的吸引力。唯有正視人力危機,積極培育跨國與跨領域人才,台灣才有未來,才能繼續談論創新創業與產業轉型的可能。

(本專欄由詹益鑑、鄭博仁、客座作家群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2024醫療科技展 中醫大暨醫療體系 AI新藥開發領航 創新外泌體技術 全球首例異體CAR-T 抗癌治療新突破
2024醫療科技展 中醫大暨醫療體系 AI新藥開發領航 創新外泌體技術 全球首例異體CAR-T 抗癌治療新突破

2024-12-11

要讓癌症由不治之症轉變為慢性病!晟德旗下加科思可望為抗癌藥帶來創新突破
要讓癌症由不治之症轉變為慢性病!晟德旗下加科思可望為抗癌藥帶來創新突破

2023-11-21

「台灣1款常見飲品」比牛奶還營養 專家點出6好處:抗癌又能降膽固醇!但這5類人得小心飲用
「台灣1款常見飲品」比牛奶還營養 專家點出6好處:抗癌又能降膽固醇!但這5類人得小心飲用

2023-03-17

牛樟芝在紅什麼?5位大學校長投入研究「抗癌抗新冠」、生技業者搶量產「年產值30億」
牛樟芝在紅什麼?5位大學校長投入研究「抗癌抗新冠」、生技業者搶量產「年產值30億」

2022-07-16

為什麼抗癌藥、高端新冠疫苗都不可或缺? CHO-C 平台 看準10兆生醫大餅
為什麼抗癌藥、高端新冠疫苗都不可或缺? CHO-C 平台 看準10兆生醫大餅

202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