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通常沒有症狀,也可能無任何不適,一般是經由規則測量血壓後才發現;不過也有因頭痛、頭暈、後頸部僵硬、胸悶的患者,就診後才發現血壓偏高。正因沒有症狀,常在不知不覺中傷及重大器官,甚至造成死亡。只要患者血壓控制不佳,就容易誘發中風、心肌肥厚猝死、心肌梗塞或主動脈剝離等。每逢季節冷熱交替、早晚溫差變化劇烈時,就是高血壓急症的高峰期。
2005年起世界高血壓聯盟將每年的5月17日定為「世界高血壓日」,希望藉此教育全民以科學且合理的生活方式預防高血壓發生,並宣導治療高血壓的重要性。
高血壓通常沒有症狀,也可能無任何不適,一般是經由規則測量血壓後才發現;不過也有因頭痛、頭暈、後頸部僵硬、胸悶的患者,就診後才發現血壓偏高。正因沒有症狀,常在不知不覺中傷及重大器官,甚至造成死亡。只要患者血壓控制不佳,就容易誘發中風、心肌肥厚猝死、心肌梗塞或主動脈剝離等。每逢季節冷熱交替、早晚溫差變化劇烈時,就是高血壓急症的高峰期。
根據最新高血壓指引JNC 8,18歲至60歲的人血壓需維持在140/90毫米汞柱左右。不過現今有愈來愈多40至50歲的中壯年人,血壓控制雖未超標卻相當逼近上限,臨床上已屬高危險群。這些高危險群的血壓只要飆升10到20毫米汞柱,就可能一次突破上限,引發種種併發症。在眾多併發症當中,以主動脈剝離的致死率最高,也是中壯年最為常見的高血壓急症。 統計顯示,因主動脈剝離送急診的患者當中,約1/2入院前已死亡,剩餘的1/2若沒有緊急開刀,短期內死亡率高達8至9成。即使開刀治療,仍有27%的患者在開刀中死亡,10%的患者最後引發中風,數字相當駭人。
急性主動脈剝離在治療上必須透過外科手術置換主動脈,以人工血管取代剝離的血管,重新恢復血流。此外,心肌梗塞若遇血管阻塞嚴重、無法以心導管氣球擴張及支架來改善,也必須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這兩項手術的技術門檻高,只有具備緊急心臟外科手術能力的醫院才能進行。又因這些急症多在患者睡眠中或起床前發生,即使送進急診,往往是夜間急診人力最不足的時段;部分急診醫院雖然有能力做心導管、放支架,卻未必有能力進行開心手術,必須轉院,以致治療受延誤,增加致死的風險。
因此特別提醒高危險群民眾,一定要事先熟悉住家附近有心臟外科手術能力的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每逢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劇烈期間更需定期回診,請原主治醫師調整高血壓藥物,預防血壓失控,遠離併發症的威脅。
李紹榕主任簡介
現職:
萬芳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任
主治項目: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心臟瓣膜手術、微創開心手術
主動脈手術、動脈瘤手術
心臟衰竭治療、先天性心臟病手術
葉克膜
周邊血管疾病、靜脈曲張、頸動脈狹窄(眩暈、中風)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手術
學歷:
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班畢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
經歷:
敏盛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
亞東紀念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總住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