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齒是兒童牙科最常見的口腔疾病。造成齲齒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及口腔清潔不佳,其中又以飲食習慣影響最深。
齲齒是兒童牙科最常見的口腔疾病。造成齲齒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及口腔清潔不佳,其中又以飲食習慣影響最深。
眾所皆知,孩子發育成長過程中,家長或照顧者需要提供足夠、均衡的營養,而不只是讓孩子吃的多。臨床上,分析有早發性齲齒孩童的飲食習慣,會發現家長或照顧者易因孩子的個性或是氣質,而讓孩子有下列幾種的飲食習慣:
(1)進食時間過長。
例如;邊吃邊睡,或是吃飯時習慣含飯。也有些孩子習慣邊吃邊玩,如此一來,往往2至3個小時、甚至4個小時,才能完成一頓飯。
(2)有挑食的習慣,或有口腔敏感、不愛咀嚼等問題。
例如:喜歡配方奶或母奶等流質食物,大約四個月大之後,轉換副食品有困難,常常專挑柔軟的食物,如布丁、水餃等,直到滿週歲後,仍不喜歡需要咀嚼的食物,如青菜、瘦肉等。
(3)進食時間不定,往往正餐吃很少,但是遇到零食(如糕點麵包,餅乾、糖果等)卻來者不拒,或是進食時有坐不住的問題。
(4)無法戒除用奶瓶進食或是吸食母奶的習慣。
綜合以上的飲食習慣,家長的回答幾乎都是:「順著孩子,比較不會哭鬧」、「有想要幫孩子戒斷,但是戒不掉啦!」「孩子有長輩撐腰,很難改變啦!」事實上,良好的飲食習慣應該從小養成。
從哇哇落地到兩歲左右,是發展生活習慣的關鍵期。就飲食習慣的養成來說,從出生到長乳牙之前,是依照孩子的生理時鐘的長短,餵食流質食物(母乳/嬰幼兒奶粉、液體類食物)。六個月大左右,當寶寶開始長出乳門齒,就可以用湯匙餵食副食品(例如米精,麵精等半流體食物,來訓練孩子的吞嚥動作)。
約一歲半左右,孩子長出第一顆乳臼齒(屬於後牙,它的功能是磨碎食物),幾乎大人能吃的食物,只要食物的大小適中,孩子就可逐漸的依照水果類、蔬食類、蛋類、肉類食物這樣的順序進食。一歲半至兩歲之間,犬齒已經萌出,進食時就可以撕裂食物,比較大塊的肉食也可以吃了。
兩歲之後,孩子因為乳牙的輔助,可以攝取跟大人們一樣的食物營養,配方奶或母奶已不敷孩子的營養需求。因此若孩子還是習慣依賴液體食物(堅持要用奶瓶進食)、孩子適應不同的食物有困難(容易挑食、偏食),或是不知如何咀嚼而習慣將食物含在嘴巴,就容易滋生齲齒的問題。
要減少早發性齲齒的發生,可以從孩子出生就開始培養清潔口腔的習慣。照顧者在每次餵食完畢後,可用濕紗布來清潔寶寶的牙齦與口腔。孩子開始長乳牙以後,就在晚上就寢前讓孩子舒適的躺著,用適合的牙刷幫孩子刷牙,次數上建議一天至少一次就好。建議用躺著的姿勢,除了方便家長看清楚有沒有刷乾淨之外,也藉由每天的刷牙訓練,對於口腔較敏感的孩子達到去敏感的效果;另外,對適應新環境有困難的孩子若能養成躺著刷牙的習慣,也有助於減少將來就醫時的抗拒行為。
「預防勝於治療」,雖然早發性齲齒的原因眾說紛紜,但兒童牙科醫學會建議,孩子在一歲之前就應該有第一次的牙科經驗。如此一來,家長不但可以及早獲得預防早發性齲齒的相關資訊,也可以藉由兒童牙醫師的協助,找出孩子口腔動作能力發展的特質。例如:適應環境能力較慢的孩子,容易有挑食或是進食時間較長的習慣;坐不住的孩子,通常不能乖乖地躺著完成治療的療程;無法順利戒掉奶瓶、奶嘴的孩子,容易有固執或是我行我素的特質等。以上這些常見的就診行為,兒童牙醫師都可以依照兒童的個別差異、觀察孩子的獨特氣質,利用遊戲引導治療。讓孩子由觀摩其他孩子治療的過程中信任牙醫師,並觀察照顧者接受治療的情境,從中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雖然療程有些費時,但是透過耐心引導,往往可以讓小小孩順利完成療程,達到治療目標。
兒童牙醫師如果希望在每天的臨床工作得心應手,兒童牙科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專業配備。但是多年臨床工作的經驗發現,孩子的發展速度、方向個別差異性頗大,有時兒童牙醫師用盡十八般武藝,仍會不得其門而入。面對這樣的情況,建議兒童牙醫師可以轉介早期療育團隊,由專業團隊針對孩子的認知、動作、溝通表達與情緒調節能力進行全方位的介入與評估,預防可能障礙的發生與惡化。
面對少子化衝擊,兒童牙醫師不但可以讓父母親了解照顧孩子口腔的正確方式,同時也能協助父母,培養孩子的未來學習與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