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尿」是腎臟疾病的警訊之一,不少人只要看到尿中出現泡泡,就擔心是尿蛋白過高;其實排尿時出現泡泡未必就是蛋白尿,尤其男性站著小便更容易有泡泡產生。要確定是否有蛋白尿,最好還是進行尿液分析比較準確。
「泡泡尿」是腎臟疾病的警訊之一,不少人只要看到尿中出現泡泡,就擔心是尿蛋白過高;其實排尿時出現泡泡未必就是蛋白尿,尤其男性站著小便更容易有泡泡產生。要確定是否有蛋白尿,最好還是進行尿液分析比較準確。
正常人每天會排出40至80毫克的尿蛋白,最多可達150 毫克,一但尿蛋白超過每天150毫克就算異常。
病人因蛋白尿異常就醫時,醫師通常會要求收集單次或24小時的尿液檢查。但有些蛋白尿並非持續存在,例如「功能性蛋白尿」即是在激烈運動、發燒、高溫作業或勞動時才產生的暫時性蛋白尿,通常發生在青少年身上。
「體位性蛋白尿」又稱姿勢性蛋白尿,病人在臥床時並無蛋白尿,而起床活動後就會有蛋白尿產生。這兩種都是屬於良性蛋白尿,原則上不需要服藥,只要定期追蹤即可。
持續性的蛋白尿通常表示腎臟的結構本身(包括腎絲球及腎小管)已經有問題,通常與一些系統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紅斑性狼瘡等,或是腎絲球腎炎、藥物引起的腎小管間質炎等有關。
若每天尿蛋白流失超過一定的標準,即可能是「腎病症候群」。在無法確定病因時,可能必須進行腎臟穿刺切片檢查,再由腎臟科醫師根據確定的病因加以治療,以改善蛋白尿的情形,且不至於出現營養不良、水腫等情形。
◎醫師簡介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經歷: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腎臟內科總醫師
專長:慢性腎病變、急性腎衰竭、腎絲球腎炎、腎病症候群、血液透析、腹膜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