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臺大醫院和長庚醫院所做的初部調查,學童氣喘病發生率大約為15%,而且城市小孩的發生率高於鄉村小孩,這可能和人口密集、工業化汙染、空氣污染、加工食品增加、飲食西化等等因素有關。而且不只是小孩易發,成人過敏也有增多的趨勢。
目前過敏疾病的盛行率在全世界都是每年上升,台灣也不例外。以台北市學童氣喘病發生率為例:1974年為 1.30%,1985年為 5.08%,1991年為 5.80%,1994年則增為 10.79%,近幾年來根據臺大醫院和長庚醫院所做的初部調查,發生率大約為15%,而且城市小孩的發生率高於鄉村小孩。這可能和人口密集、工業化汙染、空氣污染、加工食品增加、飲食西化等等因素有關。
氣喘有那些症狀?
氣喘的主要症狀包括:
1. 呼吸困難
2. 喘鳴
3. 胸悶
4. 慢性咳嗽
5. 有部分會出現喘鳴咻咻聲
很多兒童氣喘是以慢性咳嗽為主要症狀,通常發生在夜晚睡覺,特別是快天亮時,或是運動的時候。另外,呼吸道感染時特別容易引起氣喘急性發作,所以感冒之後,出現久咳不癒或呼吸急促,可能要高度懷疑氣喘。如果家人有以上症狀請盡快到合格醫院或診所檢查並治療,以免產生較嚴重的併發症。
氣喘病不是小朋友的專利,成年後才引發氣喘的人數越來越多,原因比較複雜,可能是非特異性體質。大多和生理狀況發生較大變化有關,例如急慢性肺功能下降,荷爾蒙急速變化等;有時常因氣候劇烈變化、感染、藥物、情緒壓力,甚至跟職場有關。成人過敏有10~25%,是跟職業環境過敏原有關,例如辦公室環境的威脅,像地毯、電腦發熱廢氣、裝潢材料、冷氣中的黴菌等,都是造成氣喘的重要原因。
中醫怎麼看氣喘
中醫處理氣喘,大多分為急性期病灶在「肺」(呼吸系統),緩解期病灶在「脾」(消化系統)和「腎」(泌尿生殖系統)。
急性期:
1. 寒喘。症狀咳嗽,呼吸急促;喉嚨間有喘鳴聲,咳痰清稀,白粘成泡沫狀,面色青紫,四肢冰冷,口不覺渴或口渴喜喝熱飲,常可用溫肺化痰法,定喘治療,方可用小青龍湯或麻黃湯。
2. 熱喘。症狀咳喘有哮鳴聲音,痰色黃而黏稠,身體發熱,面色紅,口渴喜喝冷飲。小便顏色深黃或赤,大便乾硬,常用清熱化痰治喘法,方可用麻杏石甘湯加銀翹散,或加三子養親湯加以治療。
緩解期:
若是消化系統較差,通常以四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培補「脾」氣,若是泌尿生殖系統較弱時,則以六味地黃丸,桂附八味丸等以培補「腎」氣。
氣喘病人飲食宜大多以清淡為主,盡量不要多吃會生痰的食物,其中包括三大類:
第一類,忌吃「生冷寒涼」的食物,一種就是太冰涼的食物,冰品,冷飲、或剛從冰箱取出來的飲料水果等。另一種就是食物屬「寒性涼性」者,如椰子、西瓜、葡萄柚、橘子、蓮霧、柚子等水果。
第二類忌吃太過「肥甘厚膩」之品,就是避免吃太多油膩、太甜或口味太重的食物,這些食物容易生痰,會使氣喘加重。
第三類,忌吃「發物」,這些食物容易引發過敏疾病,像一些蟹、蝦、蛋、奶等。通常可以透過醫院檢查篩選。
多吃一些養生食品,可以對氣喘的病人有較好的提升免疫力和降低過敏反應的效果,常用的氣喘養生中藥急性期有:羅漢果、川貝母、陳皮、半夏、茯苓、杏仁、紫蘇、枇杷葉;緩解期有鹿茸、粉光參、高麗參、當歸、黃耆、冬蟲夏草、紫河車、蛤蚧、芡實、淫羊霍。常用的食品有白果、枇杷、柿餅、蓮子、白木耳、黑木耳、燕窩、山藥、生薑、百合、牛蒡等;常用的肉品類有:烏骨雞、牛肉、羊肉、番鴨肉等。
另外加上針灸或穴位按摩,對於治療氣喘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急性期可用列缺、膻中、定喘、合谷,緩解期可以使用,太溪、足三里、三陰交。也可用治療氣喘藥餅貼敷在大椎、定喘、肺俞、風門、脾俞、腎俞等,夏治過後稱為「三伏貼」,冬至過後稱為「三九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