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星安潔莉娜裘莉自己揭露做了預防性的 乳房切除手術;但正因她勇於面對癌症威脅,也讓全球女性知道在面對癌症威脅時,可以有更主動性防衛的治療選擇。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癌 症的頭號殺手,每年增加人數約1萬人,另造成 1,500人死亡;裘莉就是因為親身經歷過母親 與乳癌搏鬥的歷程,透過基因檢測確定自己是高危險群後,決定摘除雙側乳腺,讓自己罹患 乳癌的風險,從87%降至5%。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鄭明輝指出,這幾年他陸續接觸到要求預防性乳房切除手術的個案, 而且個案年齡大多是在30歲到40多歲間,多數 個案社經地位較高,對乳癌認識也比較深。大多已在國外做過基因檢測後,決定施行手術。
為什麼基因檢測可以作為預測乳癌發生的標的?國泰醫院病理檢驗科主任曾嶔元解釋,裘莉所帶有 的BRCA基因屬於顯性基因,具有極 高突變的機率。
根據研究顯示,帶有BRCA基因突變的 婦女,50歲以後有37%罹患乳癌的機率,60 歲則升高為55%,到了70歲更高達70%。
2010年的報告更指出,在 3,854名帶有BRCA 基因突變的婦女中,有1,372名突變者沒有做 預防性切除,其中98名在日後得了乳癌。但在 2,482名接受預防性切除者當中,卻無人得到 乳癌,讓BRCA基因檢測成為女性預防乳 癌發生的新武器。
密集觀察 可取代預防切除
即使BRCA基因檢測準確率高達9成, 但檢測結果為陽性也不盡然都必須選擇預防性切除。病患可用「更密集」的觀察取代,例如縮短乳房超音波(或是核磁共振)的時程;或者是服用抗荷爾蒙藥物泰 莫西分(Tamoxifen),讓癌細胞減少刺激、 阻斷生長。不過,即使是觀念進步的西方,接受預防性乳房切除手術的比率也只 有20%至25%。
曾嶔元強調,在所有乳癌患者類型中, 這種遺傳性的乳癌比率僅占5%,即使進 行預防性切除,日後罹患乳癌的比率仍有 5%;因此,也千萬別把基因檢測當作是 護身符一樣,平常還是要做好乳癌預防工 作。鄭明輝也說,BRCA基因在西方白種 女性身上突變比率較高,約為1成,而台灣 僅有1%至5%的女性有這樣的基因突變。
篩檢 重於基因檢測
除了乳癌的BRCA基因外,大腸癌、胃 癌也都有相關基因可以檢測,包括P53基 因、APC基因等,所需費用皆約數萬元不 等。
目前包括台大、長庚、國泰或特定的民間基因檢測公司提供這些服務。鄭明輝建議,篩檢重於基因檢測,建議一般婦女可於40歲開始篩檢、有家族史民眾則提前 於30歲開始,每年檢查1次。
另外,罹患乳癌最令人擔心的並非手 術,而是有較高比率復發風險。2009年國 際大型乳癌醫學會發表乳癌復發風險評 估指數,透過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的4個數 值,計算早期乳癌患者復發風險。目前也 有提供Android與iOS系統使用的手機應 用程式。使用者只要在手機 App上輸入醫 院病理報告中的數值,馬上就可算出自己是高風險還是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