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健檢提供「抽血驗癌」檢查,很多 民眾也以為抽血是有效的癌症篩檢方法,一旦發現指數偏高就憂心不已。醫師提醒,血清腫瘤標記只能當作參考或是復發追蹤,必須搭配專科醫師診斷與影像檢查,才能確定是否罹癌。
「醫生啊!我在健檢時加做癌症指數檢查,其中有一個指數偏高,會不會得了癌症啊?」在癌症醫師的門診中,經常遇到這樣帶著報告而來的病人與家屬,每個人都憂心忡忡,彷彿世界末日到來。但是抽血檢驗報告可以判定是否罹癌嗎?答案並非如此。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一個癌症預防工作小組發表研究指出,許多婦女所做的卵巢癌血清腫瘤標記檢查,不僅準確率不高,還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手術傷害。
指數偏高不一定是癌
才40幾歲的蔡小姐就是一個例子。正好 公司舉行2年1次的健康檢查,她看到有個 自費「女性癌症篩檢」檢查套餐,考慮自己 已經有點年紀,就勾選了。沒想到1周後檢 查報告寄來,打開一看,頓時感覺像被雷 打到,原因是其中一個癌症指數CA -125 (tumor associated antigens腫瘤關聯抗原 類)偏高,醫師評估可能罹患癌症,建議她立刻到醫院追蹤。
拿著檢查報告,院方馬上安排她做一系 列檢查,X光、超音波、斷層掃描,但是結 果都沒有任何異狀。原本已經考慮要做更高階的正子掃描,醫師突然想起,她曾提過有時生理期會比較不舒服,於是先轉介 到婦科治療。3個月後再抽血追蹤,果然指 數已回到正常值,讓蔡小姐喜極而泣。
腫瘤標記檢驗有盲點
現在抽血驗癌項目增多,所以像蔡小姐這樣的病例也越來越常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血液腫瘤科主任戴承正解釋,CA-125是卵巢 癌、子宮內膜癌的腫瘤標記,但是除了癌症之外,一般像是子宮內膜異位、良性腫瘤都可能造成這個指數上升,因此,蔡小姐先到婦科治療,是正確的做法。
所謂的癌症指數,正確說法應該是「血清腫瘤標記」。戴承正解釋,細胞發炎、異常分裂增生或癌變,會分泌一些特定的物質像是蛋白質、多醣體等,這些被稱為腫瘤標記的物質會進入血液,因此可經由抽血判斷細胞是否發生變化。
以蔡小姐為例,雖然驗血發現CA-125指數 偏高,但有太多原因,像是良性卵巢腫瘤、骨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等,都可能會造成指數波動。
須結合影像檢查
既然癌症指數偏高不代表一定就是罹患癌症,因此戴承正建議,要找專科醫師協助,並結合影像檢查如超音波斷層掃描後,再下結論。
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趙大中也說,腫瘤標記其實主要用在「癌症復發的追蹤」與「治療成效的評估」,而非癌症篩檢。
目前常用的標記有7種,但醫界在臨床上認 定對檢查較有意義的只有2種,包括B肝病人檢 測AFP(甲型胎兒蛋白),可以作為是否出現癌 細胞的徵兆;另一個則是超過50歲男性可以檢 測PSA(攝護腺特異抗原)。
「我不反對健檢時加做這些癌症指數檢測,但是態度與觀念都要正確。」趙大中進一步解釋,臨床上發現,很多癌症末期病人驗出的癌症指數都正常,經由抽血驗出早期癌症的機率 也不到10%,因此,「驗癌症指數是對自己的一 個提醒,而非判斷工具。」
趙大中建議,如果發現自己的癌症指數異常,千萬別心急,若數據沒有高出標準太多,可 3個月後再檢驗一次;如果指數真的偏高,則要 找癌症專科醫師再確認,由醫師依照每個人不同狀況,安排後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