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腦中風病人的黃金治療時間為3小時,超過黃金時間後只能採取保守治療,且預後較差,雙和醫院成立腦血管導管中心針對接受傳統靜脈血栓溶解1小時後仍無法溶解血栓的患者,若為急性大血管栓塞、腦細胞未死亡者,可即刻進行動脈血栓溶解,6小時內仍有希望可以改善病患症狀。
文☉雙和醫院影像醫學部 陳啟仁主任/神經科 紀乃方醫師
81歲的阿嬤因為急性腦中風,在廁所昏倒,緊急送至雙和醫院急診室。當時,病患的腦中風評估指數達21分(正常人為0分,超過25分通常已不做治療),立即接受靜脈血栓溶解治療後,磁振造影檢查仍顯示右內頸動脈阻塞及血流灌注缺乏,立刻進行動脈血栓溶解治療,術後順利康復出院;透過動脈血栓溶解治療,腦中風的「搶救黃金期」可望延為6小時。
◎ 搶救黃金期 延為6小時
過去,腦中風病人的黃金治療時間為3小時,超過黃金時間後只能採取保守治療,且預後較差。雙和醫院成立腦血管導管中心,針對接受傳統靜脈血栓溶解1小時後仍無法溶解血栓的患者,若為急性大血管栓塞、腦細胞未死亡者,可即刻進行動脈血栓溶解,6小時內仍有希望可以改善病患症狀。
接受動脈血栓溶解治療前,阿嬤的血管攝影顯示右側內頸動脈栓塞。在接受動脈血栓溶解後,仍有一處血管狹窄嚴重,再接受支架置放,打通狹窄處,術後第8天阿嬤就能順利出院。出院時,阿嬤的腦中風評估指數為1分,與常人幾乎無異。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紀乃方指出,急性腦中風病人若能在黃金3小時內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比起未接受治療者,可以多3成獲得良好預後的機會。若是超過3小時,往往只能採取保守治療,預後較差,可能必須面臨側癱、無法自理生活等結果,甚至死亡。
◎ 控制慢性病 降低中風率
雙和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陳啟仁指出,送至雙和醫院的腦中風病人若在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後仍無法溶解血栓,將隨即進行核磁共振檢查,一旦確認急性中風的位置在頸動脈、中大腦動脈,且腦細胞仍未死亡,可即刻接受動脈血栓溶解術。只要在急性中風6小時內,病人仍可有機會獲得良好預後。接受腦血管導管治療者有10%的腦出血風險。
即使加入動脈血栓溶解的治療技術得以延長搶救黃金期,但越早接受治療,效果仍然越好。患者一旦出現中風症狀應即刻就醫,即便未能在黃金搶救時間接受治療,也會由醫院的專業照護團隊安排治療,以期降低腦中風造成的殘障,利於日後復健。
在國人十大死因中,腦中風一直名列前茅,最重要的還是「預防勝於治療」。降低腦中風的方法包括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戒菸等。
動脈血栓溶解治療前之血管攝影顯示右側內頸動脈栓塞。
在接受完動脈血栓溶解後仍然發現有一非常嚴重的血管狹窄。
置放支架把狹窄打通。
--
◎ 醫師簡介
陳啟仁主任
學歷:臺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現任臺北醫學大學˙署立雙和醫院副院長暨影像醫學部部主任
˙臺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科專任教授
˙曾任財團法人國泰綜合醫院放射線科兼高階影像健檢中心主任
˙曾任財團法人義大醫院放射醫學部部長
˙曾任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放射診斷科副教授及主治醫師
˙曾任財團法人奇美醫學中心放射診斷科主治醫師
˙曾任高雄市立民生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
˙曾任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放射診斷科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曾任輔仁大學醫學系兼任教授
˙曾任義守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學系專任教授
˙曾任長庚大學醫學系專任副教授
專長:醫學影像診斷學(一般X光檢查、特殊X光檢查、電腦斷層攝影、磁振造影、血管攝影)、放射線介入治療學(介入性神經影像學)、神經影像診斷學
紀乃方醫師
學歷:國立陽明大學 醫學系
經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神經學科 兼任臨床講師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神經學科 兼任講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 神經內科 總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 神經內科 住院醫師
專長:急性腦中風,腦血管疾病,神經血管超音波檢查,一般神經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