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資料顯示,乳癌已是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民國99年約有9600名婦女罹患乳癌,101年有近1900位婦女死於乳癌,也就是說不到一小時(約55分鐘)即有一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每天有5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
每年的十月,國際訂為乳癌防治月。
根據2012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的統計,乳癌是婦女最常見的癌症,每年全球近50萬名婦女死於乳癌。
在台灣,乳癌更是台灣女性的頭號公敵,依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及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乳癌已是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民國99年約有9600名婦女罹患乳癌,101年有近1900位婦女死於乳癌,也就是說不到一小時(約55分鐘)即有一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每天有5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
不僅如此,近15年來我國乳癌標準化發生率從由85年的每十萬人30.1人,增至99年的63.2人,已增加一倍,且持續增加中。就年齡而言,發生率的高峰介於45-69歲,較西方國家早8至10歲左右,且女性乳癌更是我國四大癌症(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及女性乳癌)中,唯一平均發生年齡在55歲以下者,對社會及家庭的衝擊甚鉅,此乳癌防治因而成為當前極重要的國民健康議題。
一、什麼是乳癌?
在台灣,乳癌更是台灣女性的頭號公敵,依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及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乳癌已是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民國99年約有9600名婦女罹患乳癌,101年有近1900位婦女死於乳癌,也就是說不到一小時(約55分鐘)即有一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每天有5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
不僅如此,近15年來我國乳癌標準化發生率從由85年的每十萬人30.1人,增至99年的63.2人,已增加一倍,且持續增加中。就年齡而言,發生率的高峰介於45-69歲,較西方國家早8至10歲左右,且女性乳癌更是我國四大癌症(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及女性乳癌)中,唯一平均發生年齡在55歲以下者,對社會及家庭的衝擊甚鉅,此乳癌防治因而成為當前極重要的國民健康議題。
一、什麼是乳癌?
乳癌是從乳腺乳管或小葉上皮細胞生長出來的一種惡性腫瘤,當癌細胞的生長失去控制,會進一步侵入並破壞鄰近的組織及器官,或是經由血液或淋巴系統轉移到其它器官。
二、乳癌的危險因子有哪些?
根據陳秀熙教授探討危險因子與罹患乳癌的相關性研究發現,具有以下特徵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都偏高,哺餵母乳則可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
1. 身體質量指數(BMI)較高。
2. 初經年齡較早。
3. 晚生育。
4. 生育胎數少。
5. 具乳癌家族史者。
三、乳癌的症狀
2. 初經年齡較早。
3. 晚生育。
4. 生育胎數少。
5. 具乳癌家族史者。
三、乳癌的症狀
早期乳癌大都沒有症狀,不會疼痛,當腫瘤不斷生長時,可能產生以下的徵狀:
1. 任何無痛性腫塊。
2. 乳房外觀改變如凹陷或凸出。
3. 乳房或乳頭皮膚有濕疹的變化、紅腫或潰爛。
4. 乳頭有異常分泌物。
5. 乳頭凹陷。
6. 腋下淋巴結腫大。
四、乳癌的篩檢與診斷
自摸無效!?
根據一項在中國大陸追蹤長達11年的臨床隨機分配研究結果,乳房自我檢查並無法降低乳癌死亡率,反而會增加發現良性腫瘤,進而增加不必要的切片。加上早期乳癌多半沒有症狀,除了發生前述症狀的女性儘速尋求專科醫師協助外,接受定期的乳房檢查,才能早期發現乳癌。
最常使用的乳房影像診斷工具,就是乳房X光攝影和乳房超音波檢查:乳房攝影為偵測早期乳癌的最佳檢查方法,主要在偵測不正常的微小鈣化點,適用於年紀較大及乳房較大的病患。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45-69歲的一般婦女,以及40-44歲且二等血親曾罹患乳癌的高危群族群婦女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篩檢。
東方年輕女性乳腺較為緻密,乳房超音波檢查可提供極好的影像解析度,尤其是臨床上觸摸不到的異常腫塊,可藉此提早發現,及早治療,但超音波並無法取代乳房X光攝影。兩者各有所長、宜相輔相成,不應偏廢其一。近年來,乳房核磁共振檢查雖越來越普遍,臨床上還是不建議列為第一選擇,而是建議上述兩項檢查有診斷困難或是接受隆乳手術的婦女採用。
無論經由哪一種檢查發現了異常的乳房腫塊,最後仍需取得腫瘤的細胞或組織,經由病理專家判斷才能確定診斷。目前常用的切片方式有細針抽吸細胞檢查、粗針穿刺切片及外科切片手術。
五、乳癌治療方式的選擇
根據一項在中國大陸追蹤長達11年的臨床隨機分配研究結果,乳房自我檢查並無法降低乳癌死亡率,反而會增加發現良性腫瘤,進而增加不必要的切片。加上早期乳癌多半沒有症狀,除了發生前述症狀的女性儘速尋求專科醫師協助外,接受定期的乳房檢查,才能早期發現乳癌。
最常使用的乳房影像診斷工具,就是乳房X光攝影和乳房超音波檢查:乳房攝影為偵測早期乳癌的最佳檢查方法,主要在偵測不正常的微小鈣化點,適用於年紀較大及乳房較大的病患。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45-69歲的一般婦女,以及40-44歲且二等血親曾罹患乳癌的高危群族群婦女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篩檢。
東方年輕女性乳腺較為緻密,乳房超音波檢查可提供極好的影像解析度,尤其是臨床上觸摸不到的異常腫塊,可藉此提早發現,及早治療,但超音波並無法取代乳房X光攝影。兩者各有所長、宜相輔相成,不應偏廢其一。近年來,乳房核磁共振檢查雖越來越普遍,臨床上還是不建議列為第一選擇,而是建議上述兩項檢查有診斷困難或是接受隆乳手術的婦女採用。
無論經由哪一種檢查發現了異常的乳房腫塊,最後仍需取得腫瘤的細胞或組織,經由病理專家判斷才能確定診斷。目前常用的切片方式有細針抽吸細胞檢查、粗針穿刺切片及外科切片手術。
五、乳癌治療方式的選擇
目前乳癌治療已進入多專科、多層次的治療方式,依病患病況而有不同的選擇。一般來說,手術切除仍是早期乳癌病患的主要治療方式。
手術範圍包含乳房腫瘤及腋下淋巴結兩個部分手術,再視病患病情採取乳房全切除或乳房保留手術。接受乳房保留手術的病患,術後必須接受患側乳房的放射治療以降低乳癌復發。若術前無腋下淋巴腺轉移的病患,可接受腋下前哨淋巴結切片手術,以減少淋巴水腫的機率。若腋下淋巴節有癌細胞轉移,則應採取淋巴廓清手術。
針對局部腫瘤較大的病患,可先接受術前的化學治療或合併放射治療。等腫瘤縮小再進行手術切除。其他的輔助治療包括化學治療、(抗)賀爾蒙治療、標靶治療及放射治療等,均有各自的適應症,醫師會視病患病情給予不同的治療組合。以達最好的治療效果。
早期發現、積極治療!
乳癌雖可怕,但只要早期發現並接受適當治療,都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我國乳癌治療成效已和歐美先進國家相近。零期乳癌治癒率接近98%,第一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95.5%,第二期88.7%,第三期70.6%。可是一旦進入第四期,即驟降至24%。由此可知,早期發現是戰勝乳癌的不二法門。
但遺憾的是,每年仍有約七成的屆齡(45-65歲)婦女因為種種因素並未接受乳房攝影篩檢,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這些婦女是我們社會安定的力量,也是家中最重要的成員,所以乳癌的防治不只是女性健康議題,而應該是全民的責任。就讓我們一起保護身邊最重要的「她」!
--
張渭文醫師
現職: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主治項目:
內視鏡手術、胃腸道手術、甲狀腺手術、肝膽手術、疝氣手術及消化系統疾病等
學歷:
長庚大學醫學系
經歷: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一般外科 總醫師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一般外科 住院醫師
國軍松山醫院外科部住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