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許多老農共同實行傳統農業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我學到最和諧的知識。
與許多老農共同實行傳統農業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我學到最和諧的知識。
農民運用田地的自然循環法則,不僅依人類的需求而運作,其中更蘊藏著利用生態資源與創造生物棲地的大智慧。當水稻田開始耕作時,是蛙類的繁殖期,田中水注滿後,蛙類有了大量繁殖的空間,又有農民幫忙看田水,所以不至於讓小蝌蚪缺水死亡,但蛙類也不是忘恩負義之輩,在田間幫農民清除病蟲害,自己又能飽餐。
秋冬稻田收割後,農民轉作輪耕田地,也是青蔬最多的季節。輪作除了讓土地休養生息,又能讓不同的植物根菌活化土地,雖然在早期並無所謂「科學根據」,但農民卻能傳承農法,種出自然的農作物。
此階段的蔬果正值開花期間,也讓蜜蜂們得以採蜜度冬,還能以授粉結果或留種,而以上也只是農村一年四季的小小和諧插曲之一。
在慣性農業興起一切以科學數據、產量外觀為取向時,農民與生物間的關係也開始崩裂。殺蟲劑、強調快速成長的化學肥料進入了農村,所有的觀念的都被教育改變了,錢才是最重要的,所有的耕作都必須符合經濟效益;此時整個農村不再有與生物們共享土地的想法,只以人的利益為出發點,最後田間常見的蛙類竟然需要被保育了,某些生物也只能看看遺照懷念了!
這種回不去的農業思維不斷擴張使用時,我也曾幻想如何讓傳統農法再回到農村中,不僅自己開始投入傳統農業體會其中辛勞,為了鼓勵農民用傳統農法耕作,還要幫農民們賣菜賣水果。
要求農民們使用傳統農法來種植所有農作,一開始農民還會嘗試改變,我也能說服身邊的朋友購買支持,但在銷量範圍擴大後,卻又回復了令人沮喪的「惡性循環」。
其一是農作物銷量開始提升:需求增加,不是需要增加參與種植農民數,就是現有農民需要增加栽種面積;但增加投入農民人數其實說服不易。而現有農民增加栽種面積,以老農們的體力要用人工除蟲除草,能管理的面積仍是有限,為了能順利管理大面積栽種,尤其是葉菜類,老農又會提出要用農藥與除草劑才有辦法管理的想法。
其二是消費者圈的擴大:當從身邊的友人開始推廣,這群朋友是最能了解傳統農法精神的中心點,但再經由這群好友介紹再介紹的客戶,與中心點的堅持就會越來越遠,剛開始還能接受破如網球拍的葉菜、口感甜度並不一致的蔬果,但長期下來,仍會嫌老農的菜不美觀,果有酸味,偶爾還有蟲在上面爬。可是這些作物,農夫們都是視為自己生的小孩般,當自己的小孩被嫌棄時,農夫又想回頭用慣性農法,種出迎合消費者審美觀與不被嫌棄的農作物。
許多廠商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降低成本,不斷利用化學工業添加或製造食品,以達市場需求與獲利;農民的耕作方式往往也會順應消費者而改變,所以到底是要農作物好看,還是要吃的人健康又可維持一片能供種植的土地?不單只是農民要去承擔,消費者的購買思維更是左右耕作方式的重要因素。
(圖:老農與我親自帶領志工,教志工如何用在地石材與傳統工法修補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