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目秀的阿珍走進診間,靦腆的笑著說要調理身體,詳細問診後才知道,她常常一個星期不大便。社會壓力大,讓便祕的病人日益增多,而生活習慣不正常更是造成便秘的一大主因。
眉清目秀的阿珍走進診間,靦腆的笑著說要調理身體,詳細問診後才知道,她常常一個星期不大便。社會壓力大,讓便祕的病人日益增多,而生活習慣不正常更是造成便秘的一大主因。流行病學資料顯示,亞洲地區約14 %的人患有便秘,美國、英國和加拿大也有10 %~15 %的人有便秘的困擾。
便秘的定義為腸道排便緊張,或腸道排便每周少於三次,常見症狀如解便費力、塊狀或硬便出現、有排便不完全的感覺、排便阻塞,或有阻礙感出現、須靠外力協助排便(如:以手指通便,支撐骨盆底)。若成人在前12個月內出現至少兩種以上的症狀,且持續達12周,就是便秘。
臨床上出現便秘的原因為:
1. 生活習慣不良:多因為不良飲食習慣造成,譬如:液體攝入不足、食物殘渣太少,使腸道所受刺激不足。
2. 排便動力缺乏:年老體弱、肥胖、過度消瘦,或多次妊娠等,讓腸道平滑肌、腹肌、提肛肌功能衰弱。
3. 直腸排便反射遲鈍、喪失:可由於不定時排便,或忽視便意,導致抑制排便。
4. 自主排便反射減弱:由於濫用瀉藥或灌腸,使排便產生依賴性。
5. 結腸動力減弱:與脊椎損傷、使用抗副交感神經藥物、硬皮病等相關。
6. 結腸痙攣:如大腸激燥症,由於精神過於緊張或疲勞,使結腸的功能紊亂,而引起便秘、腹瀉交替發生。
7. 直腸肛門疾患:如痔瘡、肛裂、潰瘍所引起的疼痛(造成因怕痛不敢大便)或肛門括約肌痙攣、瘢痕性狹窄、腫瘤、腸套疊、憩室炎等。
8. 各種代謝異常:如脫水、甲狀腺機能減退、低鉀血症、高鈣血症。
9. 神經病變:腸神經異常,如腸道神經發育不良。
10. 直腸、盆底結構功能異常:直腸內脫垂、直腸前突、恥骨直腸肌痙攣性肥大等,使出口阻塞。
如果是病理性便秘,必須先治療原有疾病,便祕通常就可以不藥而癒,其他便秘情形則必須尋求根本加以治療。
中醫治療便秘的藥物治療不外乎清熱、潤腸、行氣、健脾、益氣、養陰血、溫陽等來達到通便的目的。如胃苓湯合四逆散,使肝脾腎同調,氣津並治(此與治療陰虛便秘之增液湯有異曲同工之妙)。治療氣虛便秘時常使用黃耆湯;大便燥結,常用調胃承氣湯;血虛便燥常用潤腸丸;陽虛便秘以理中湯加減。
便秘的針灸治療通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大腸俞、天樞為主穴,疏通大腸腑氣。足三里、上巨墟(大腸下合穴)以加強疏通大腸腑氣的作用。此外,支溝穴可用於宣通三焦氣機,使得三焦通,津液下而胃氣和。照海穴滋腎潤燥。這些都是效果很好的穴位。
在食療方面如:
1. 火氣大的便秘:多食蘋果、梨子、蘿蔔、黃瓜、豆芽、菠菜、白菜、芹菜、萵苣等清潤之品。
2. 氣血循環差的便秘:多食香蕉、橘子、竹筍、海帶等行氣通潤之品。
3. 疲倦氣虛人的便秘:食胡桃、甘藷、芋頭、無花果、胡蘿蔔等益氣潤腸之品
4. 貧血體質的便秘:食桑葚、蜂蜜、芝麻、花生等滋養潤腸之品。
5. 怕冷肢寒的便秘:胡桃、羊肉、韭菜、茴香油等溫補通潤之品。
總之,經過正確的診斷,服用中藥方劑,配合針灸、《養生十六宜》書中的腹部順時針按摩等治療,並可在日常生活中食用有益排便的食物、食療及藥膳,注意生活作息,且應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建議可在早上五點至九點大腸經與胃經循行的時間進行),即可擺脫便秘之苦,提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