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0歲年輕女性飽受長年經痛之苦,即使到醫院打止痛針或吃止痛藥都毫無效果,痛到受不了而到醫院檢查,才發現罹患子宮肌腺症,最後只好簽下切決書,並在父母見證下,毅然決定將子宮摘除,避免經痛每個月來找麻煩。
文◎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王樂明
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王樂明指出,生理痛好發族群為20-35歲的年輕女性,造成經痛的主要原因為荷爾蒙因子,常伴隨著月經週期錯亂及大量出血等症狀。一般經痛分為兩類,原發性經痛是前列腺素刺激子宮收縮造成疼痛,通常發生在月經的前一、二天;續發性經痛則常是子宮內膜異位及子宮肌腺症所造成的。
女性生理期來臨時,體內黃體素會引發前列腺素釋放,促使子宮收縮,進而造成疼痛,即稱為經痛。發生經痛的時間,大約在生理期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月經是由子宮內膜剝落所造成,目的是為了孕育下一代做準備。正常的月經週期,每個月卵巢有數個濾泡發育,其中一個成熟並排出一個卵子,子宮內膜受荷爾蒙刺激逐漸增厚,為胚胎著床做好準備。
月經前幾個小時,子宮內膜的螺旋動脈發生收縮,造成子宮內膜缺血,導致子宮內膜上三分之二部分血液供應不足,這些血管又會擴張破裂形成血腫,子宮內膜組織因此損傷剝離。月經受卵巢及腦下垂體荷爾蒙控制,排出量正常為50-120 ml ,平均80 ml,但量多量少因人而異。月經間隔21-38天,並非人人都是28天或30天,通常經期2-7天為正常,內分泌影響造成子宮收縮強烈會經痛,程度也因人而異。
一般卵巢週期可以分為:濾泡期、排卵期、黃體期、月經期。卵巢除了排卵功能,還有分泌性腺激素的功能,濾泡期指月經第一天起至黃體生成激素高峰起點,原發性濾泡中膜細胞接受黃體生成素刺激製造雄激素,顆粒細胞具有濾泡刺激素受體,接受刺激將雄激素轉變成雌激素,排卵期包括黃體生成素高峰、排卵期前濾泡刺激素高峰及排卵。排卵後顆粒細胞繼續增大,並有黃色素沉著呈現黃色,稱為黃體能分泌黃體素,月經期即是子宮內膜出血的時期,子宮內膜脫落是因為沒有受孕,動情素及黃體素下降。
女性如果罹患子宮內膜異位,也會造成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易發在25 - 45 歲,常見的症狀有經痛、週期性下腹病、性交疼痛、月經不規則、不孕症,醫師以超音波與磁振造影術針對深層的子宮內膜異位病灶術前加以檢查,將有助於診斷。目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會使用非固醇類止痛消炎藥、避孕藥來改善症狀,如果症狀很嚴重,王樂明醫師建議可考慮受術治療,更嚴重者可能要將子宮或卵巢切除。
王樂明醫師提醒,改善荷爾蒙及內分泌失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要熬夜、心情放輕鬆、工作壓力不要太大,女性若想改善經痛或調整月經,又沒有懷孕需求,可利用避孕藥28天劑量的一個循環來調整經期。至於飲食部分,避免攝取過多含大量雌性素的加工大豆異黃酮及打生長素的雞肉等,且儘量少接觸塑化劑產品以及工業污染地區,都可避免經痛來找碴。
婦產部主治醫師—王樂明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植物系畢業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毒理所碩士
高雄醫學大學學士後醫學系畢業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經歷:
國泰醫院婦產科住院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住院醫師、總醫師
萬芳醫院婦產科研究醫師
台灣婦女健康學會秘書長
主治專長:
產科、產檢及高危險妊娠、產前胎兒超音波診斷、一般婦科疾病及良性腫瘤(腹腔鏡手術、子宮鏡手術及一般開腹手術、肌瘤切除、子宮外孕手術、子宮內膜異位手術、輸卵管結紮)、婦癌預防篩檢(子宮頸膜片、人類乳突病毒檢測、陰道鏡檢查、卵巢癌檢查)、婦女更年期保健、婦女尿失禁評估
本官網專欄內容及言論觀點僅為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今周刊立場。
封面圖:TipsTimes,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