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與代謝性疾病相關,宜控制飲食與生活
文◎雙和醫院 風濕免疫過敏科 張又升醫師
痛風讓很多人深受為苦,在學理上,痛風是「尿酸鹽結晶」沈積在關節而引發的免疫反應,造成關節發炎、紅腫熱痛等症狀。
◎尿酸過高出現痛風表現
痛風的發生和血中尿酸過高有關。尿酸是人體普林代謝的產物,主要由腎臟排出。普林可能來自食物,或是體內自行合成,和細胞的能量、代謝及遺傳物質組成有關。
高尿酸的患者只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會產生尿酸鹽針狀結晶體,而引發痛風的表現;其餘三分之二的患者則是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
痛風主要發生在三十歲以上的男性,而女性則因女性賀爾蒙具有促進尿酸排泄的作用,多在停經後才會發生。但近年來,台灣痛風的發病年齡越來越低,可能和經濟成長、西式高動物性蛋白與高熱量的飲食,和肥胖人口越來越多有關。
急性痛風大多以單一關節炎來表現,因強烈發炎而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發作時多在一天內即達劇痛,且常發生在第一蹠趾關節或其他蹠趾關節及腳踝。此時的治療以抑制發炎為主,可用的藥物包括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秋水仙素及類固醇。但即使不治療,病況也多在幾天內自行好轉。
◎未治療可能轉慢性痛風
痛風如無治療,部份病人會反覆發作,且次數會益加頻繁,並進入慢性痛風階段。尿酸鹽結晶會沈積於身體多處,形成痛風石沈積於關節,並造成關節侵蝕變形,或沈積於軟組織中,甚至形成腎結石或沉積在腎臟間質,造成腎病變。
除了生活飲食的調整外,痛風如果頻繁發作或有慢性痛風的併發症及高危險性,必須接受降尿酸藥物以長期控制。
除了痛風本身的併發症外,痛風和代謝性症候群及相關疾病具有強烈關聯,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心臟血管疾病風險及相關死亡率也較高,必須一併治療。
降低痛風的威脅,建議民眾宜有正常的生活作息、多運動及喝水,且採取低熱量飲食,減少飽和脂肪及精緻醣類的攝取比例,至於動物內臟及啤酒等宜避免,其他酒類也不宜過量,甜食及含糖飲料雖不含普林,但會抑制尿酸排泄,也應避免。
◎痛風的由來
痛風是相當古老的疾病,西元前即有相關的紀載。在中國,因好發在上流人士、達官貴人身上,所以古代又稱「帝王病」、「富貴病」。因其疼痛來得快如風,後來又命名為「痛風」。
醫師簡介
學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住院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總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主治醫師
主治:自體免疫疾病(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硬皮症、多發性肌炎、皮肌炎、乾燥症、血管炎)、風濕症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退化性關節炎、痛風、骨質疏鬆、肌筋膜疼痛)、過敏症(過敏、過敏性鼻炎、蕁麻疹、過敏原檢查)
本官網專欄內容及言論觀點僅為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今周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