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社會案件不斷,名嘴也在節目上演得活靈活現。醫師提醒,觀眾如果過於投入,容易出現情緒障礙,最好能夠遠離這些刺激,才能避免焦慮或恐懼的心理產生。
因為名嘴們演很大,許多民眾也看得十分投入,甚至把種種揣測都信以為真,這讓精神科醫師不禁擔心:觀眾們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的情緒可能會隨著名嘴談話的起伏,而引發一些情緒上的障礙呢?
描述細節易引發模仿
署立雙和醫院精神科主任李信謙為了瞭解這個現象,曾試著一直盯著這些節目看,結果讓他大吃一驚,「談話性節目怎麼搞得像類戲劇一樣,不僅演得誇張,甚至把細節描述得非常清楚!」
李信謙說,談話性節目與戲劇的最大分別就是,觀眾會知道戲劇是在演戲,不會把劇情當真;但談話性節目透過這樣類戲劇的演出,恐讓民眾分不清楚到底什麼是真什麼是假,會直接影響在現實生活中的客觀判斷,並可能導致模仿行為。
他舉例,幾年前知名演員倪敏然在宜蘭上吊自殺,竟有媒體一路模擬倪敏然怎麼爬到山坡,然後又選了哪棵樹尋短。在那段時間,就有許多人因為模仿這樣的方式而結束生命。
「對案情描述太過細節,媒體真的要多點自律了。」李信謙指出,以前雖然不乏一些專做社會案件的電視節目,但是在道德約束下,大家都有共識,不過於描述細節。可是現在的談話性節目,沒有人可以控制來賓,加上有些是現場直播,根本無法妥善把關。
細節過度遭渲染,除了會被模仿外,還要擔心引起觀眾的情緒障礙。李信謙認為,民眾如果常看擬真演出的談話性節目,很可能被挑起焦慮或恐懼的心理,出現被迫害妄想症,甚至連在潛意識的暴力行為,也可能被激發出來。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也指出,電視是影響力最大的傳播媒體。「如果我們看的是報章雜誌,這種平面媒體對大腦來說,算是隔了一層障礙,閱讀者必須要透過思考才能消化。但電視可不一樣,大腦看到影像會直接反應,這樣就會造成判斷力太快,客觀角度的意識還來不及出來加以平衡,兩者之間互相有衝突時,情緒自然容易造成波動。」
情緒波動大影響血壓
楊聰財指出,這樣跟著名嘴起舞的情緒障礙,最常發生的就是在選舉前後。
因為名嘴們各有不同言論角度,但觀眾卻是有立場的,聽到好聽的就拍手叫好,聽到不爽的就開始拍桌叫罵,甚至氣得想砸掉電視,這樣的情緒急劇起伏對身體絕對是不好的。
楊聰財解釋,從生理學角度來說,情緒起伏過大,血壓是影響最明顯的,心跳也會出現緊張性的心律不整,就連自律神經也可能失調,而大腦情緒管理中樞,也會被壞情緒刺激而導致傳導不順,這些都是看電視過於投入的民眾,可能會遇到的生理狀況。
李信謙建議,要避免自己受到這些談話性節目影響,就是「把電視機關掉」。因為這些節目就是刺激情緒起伏的源頭,如果能把刺激物拿掉,就像是清除過敏原一樣,身體或大腦就再也不會因為這些刺激而誘發過敏。
楊聰財則強調,與其看這些節目不如把時間拿去做運動,不僅可以鍛鍊身體,還會讓大腦產生好情緒的多巴胺,可說是一舉數得。
他也提醒,如果看了這些節目之後,開始覺得自己出現胸悶、失眠等情緒障礙現象,最好趕緊求助精神科或專業人士協助,找到對的方式抒發負面情緒,才是最好的自保之道。
4招擺脫名嘴操弄情緒
第1招:遠離名嘴節目
不當的節目就像是過敏原,一旦接觸過多自然會引起身體過敏,只要不看或少看,受到的刺激自然會減少,也就不會引起情緒過多起伏。
第2招:抱持正確觀念
千萬別認為名嘴們講的都是真實或是正確的。當節目偏離正軌時,就要隨時提醒自己,那些只是名嘴的個人意見,不代表就是事實,別因此過快下定論。
第3招:擬定分級觀賞
電影有分輔導級、限制級,談話性節目當然也要分級,特別是家中有小朋友時,應該讓他們遠離這些節目,並適時機會教育。
第4招:當成電影喜劇
我們看電影或影集時,大腦已做好不用當真的準備,所以當看到名嘴演很大時,不如把他們當成模仿演員,一笑置之別太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