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惡化、生活壓力大,許多人為了健康而聽從親友、電視廣告的建議買了保健食品。這些「食品」都是安全的嗎?既然是食品,多吃也無妨?醫院營養師教你正確用法,避免保健不成反受傷害。
擔心營養素過量 可以吃一天、休一天
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提醒,保健食品雖然被衛生署歸類為食品,但要是沒有按照標示的劑量攝取,吃多了仍會有些副作用,若與藥物搭配,更有交互作用的風險。我們從平日的飲食中已會得到營養素,如果沒有經過營養師諮詢就再從保健食品中攝取,像是脂溶性維生素A、D、E代謝比較慢,長期吃過多容易堆積在體內,恐有中毒危險。
維生素C雖然是水溶性,但是身體長期適應了高劑量(正常人一日只需一百毫克,維生素C片一片就五百毫克、一千毫克,吃兩片就超過上限量),當某日未攝取到高劑量時,就會跑出維生素C缺乏的症狀,如口角炎、壞血病、容易疲勞、免疫力下降等問題。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鄭金寶建議,如果擔心營養素過量,食用保健食品時可吃一天、休一天。
本身有疾病的患者,更不能恣意購買保健食品,尤其是慢性病人。一般人會有「藥吃久了會傷肝、腎」觀念,所以就買紅麴、納豆等保健食品,但是有些藥物會與這些保健食品相互抵抗,或反之增強藥效。鄭金寶特別指出,像是高血脂、降血脂的抗凝血藥物(如阿斯匹靈),與魚油、大蒜、人參、銀杏不能一起併用,因為他們都具有抗凝血的功能,併用會增加出血的風險。如果因疾病要吃藥,又要吃保健食品的話,建議間隔兩個小時以上,等之前進食的東西完全消化。
藥物與保健食品 服用應間隔兩個小時
值得注意的是,專家一致強調「營養要先從天然的食材來攝取」,之後才考慮補充保健食品。因保健食品是我們已知的營養素,可是食物裡例如起司片,除了含鈣量高,還有些未知的成分是人體所需的,只是尚未分析出來,因此不能將保健食品當作營養素的來源,飲食均衡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醫院都設有營養門診,可以掛號向營養師諮詢、抽血做檢查,來確定身體是否欠缺營養素,再加以補充。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