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堂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
身為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志堂工作忙碌、生活緊張,壓力也不小。 他說,會盡量讓自己進食正常,就算沒有時間讓自己在飯後走半小時,也會試著 不搭電梯,讓自己在診間、醫院上下走一走。
很多腸胃問題其實跟生活壓力息息相關。王志堂緩解情緒壓力的方法,其實就是從生活、飲食的 小習慣著手,他說,生活緊張,更需要多一些戶外活動調整身心,包括聽音樂、打打球緩解情緒壓 力。往外走一走,心情自然也會跟著好。
江守山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
江守山從愛吃魚,到設立專售零汙染的魚舖子,並自開餐廳,心中感觸甚 多。他說,知名的大廚師阿基師曾提到「好吃的食物,不營養;有營養的食物, 卻不好吃」,其實並不必然,「關鍵之處在於,遠離垃圾食物,盡量減少外食, 並親自下廚」。
江守山說,如果每天至少有一餐是在家烹煮,就會努力挑選及清洗食材,吃進肚子裡的食物也會 比外面賣的新鮮且較少農藥殘留,而且懂得節制使用人工添加物;最重要的是,經常與家人共餐, 也是親情交流的最佳時刻,何樂而不為?
何一成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
何一成的保胃祕訣就是靠「飲食控制」,他笑說:「我的腸胃還不錯。」他是這麼做的,要是過了用餐時間,他就會吃得少一點。像是忙過頭,到了 下午3點才能吃餐,這時他就只吃7分飽,絕對不能因為餓過頭,吃更多。因為 吃完後,過不了幾個小時就要吃晚餐了。
有時,要是忙到晚上10點才有空吃晚餐,此時若是吃太飽;或是吃得剛剛好,但再過1、2個小時就 要睡覺,還來不及消化,比較容易胃酸逆流,因此,這個時候,即使肚子再餓,他都只吃3~5分飽。
蕭敦仁
敦仁診所院長、消化系內科專科醫師
蕭敦仁今年50歲,10年前一度有便祕的困擾,當時為求改善,他決定中餐改 吃自行研發的代餐包,其成分以燕麥為主,富含纖維,不久後再培養定時補充益 生菌、整理消化道的習慣,每天都吃1顆益生菌膠囊,如此雙管齊下,多年前即 把便祕徹底消除。
最近更開始在早餐食用高纖的黑芝麻糊加上糙米,再搭配水果,現不但排便順暢,腸道免疫力也 增強,連帶全身免疫力都提高,平常鮮少生病,人看來也遠比實際年齡年輕,50歲猶如40歲青壯。
謝寶秀
林口長庚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
「我一星期跑步兩次、打羽毛球一次。」謝寶秀說,吃東西會注意多攝取植 物性纖維,肉類以深海魚為主,避免多吃紅肉,「均衡飲食、生活規律,是保持 腸道健康的不二法門。」
林恭儀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內科主任
上午門診病患太多,常常誤了午餐,所以早餐吃魚或瘦肉等蛋白質較高的食 物,延長胃排空的時間,維持精力又不易飢餓。飯前或飯後服用胃散狀的科學中 藥「理中湯」保護胃壁,預防泛胃酸,想要提振精神時,會服用「五苓散」。
楊瑞能
國泰醫院汐止分院腸胃科主任
儘管自身是腸胃科權威,不過,平常忙於看診、開會,楊瑞能主任笑說,自 己腸胃偶爾也會鬧一些小脾氣,例如在享受大餐,就容易消化不良,產生腹鳴、 打嗝。如果太忙,忘了吃東西,胃也會覺得不舒服。
在遇到胃痛、拉肚子、便祕等不適症狀時,通常不會在第一時間就服用成藥,先改變飲食,多吃 一些蔬果及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並少吃冰品。如果症狀持續好幾天,才會吃成藥。
吳宏乾
宜陞中醫診所院長
身為中醫師雖然比別人更懂得養生,但難免也有嘴饞的時候,吳宏乾也不例 外,但他吃過多冰品引起腸胃不適時,回家後會服用理中湯、香砂六君子;吃過 多油炸物時,身體會比較燥,則會服用沙參麥門冬、六味地黃丸或是銀翹散,緩 解身體的不適。
至於平常吳宏乾則很保護自己腸胃,晚上吃得少、吃得清淡、少吃難以消化的肉類,不讓腸胃負 擔過大。每天會利用10~15分鐘按摩腹部,促進腸胃道血液循環。
圖片來源:coule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