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四十三歲的藝人戎祥,日前因急性心肌梗塞猝逝;同一天,台大小兒外科權威許文明也發生心肌梗塞,所幸當時鄰近急診室,才保住一命。醫師表示,最近天氣變化大,有三高與心血管疾病的民眾要注意保暖,若出現不適,應盡快就醫。
根據國外研究,冬天發生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是夏天的三倍,「急性心肌梗塞往往讓人措手不及」,洪惠風表示,很多人與戎祥一樣到院前已回天乏術,像前立委廖風德、歌手馬兆駿、主播廖筱君的弟弟廖維德,都是因急性心肌梗塞猝死。
九成心肌梗塞可預防
天冷為何易發生心肌梗塞?洪惠風解釋,天冷時血液濃度變得更黏稠,周邊血管一收縮,會造成血管阻力與血壓上升,使心臟負荷增加;心臟血管已有動脈硬化狹窄的人,因此更易緊縮,造成血流不順暢,這時若血管狹窄處的斑塊突然掉落,會引起血栓,堵塞血管。
洪惠風把血管比喻為公路,公路前一天可能還很暢通,突然來一場颱風暴雨(例如氣溫變冷、變熱,或壓力等),若水土保持(動脈硬化)沒做好,山壁(血管壁)就容易崩塌,引發土石流(心肌梗塞)。他說,土石流瞬間封閉道路,就像急性心肌梗塞時血管突然完全堵塞一樣。
根據各醫院臨床統計,有高達五成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到院前已猝死,五成的人可以幸運地保住一命。
洪惠風進一步指出,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相當高,一旦發生梗塞,如果沒有立即讓心跳恢復正常,病患很快會因心臟嚴重缺血性壞死,而停止跳動。因此,若現場有人會CPR要立即急救。
急性心肌梗塞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幾乎沒有症狀,國外研究發現,有高達五成的人心臟發生梗塞時,才知道自己有心臟病;台灣也曾做過此類研究發現,高達六四%的男性患者、四六%的女性患者,第一次發生心肌梗塞前完全沒有任何徵兆。
心肌梗塞雖然可怕,但其實只要多一點察覺,就不會像戎祥一樣突然終止人生。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秉穎表示,根據臨床經驗,有五成的心肌梗塞有跡可循,九○%的心肌梗塞是可以預防。
像戎祥體重破百,一定有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加上他愛喝酒,屬高危險群,平時若注意身體狀況,改掉不良習慣,就可避免心肌梗塞的暗襲。
高風險者留意小症狀
李秉穎強調,很多人以為心絞痛是心肌梗塞的唯一表現,事實上,心肌梗塞就像千面女郎一樣,常以各種樣貌出現。絕大多數的患者會出現胸悶、心絞痛、呼吸不順暢等典型症狀,但有些人可能是下巴痛、牙齒痠麻、上腹痛、肩膀痛、耳朵痛或左手臂突然出現劇烈疼痛,合併冒冷汗、頭暈、噁心等症狀,這些都是心肌梗塞的前兆。
有時也會以腸胃不舒服或是胃食道逆流表現,不過,通常會合併胸口微悶、喘不過氣等症狀。這些小症狀常被一般人輕忽,以為只是因為工作太疲累引起,李秉穎指出,這些心肌梗塞前兆常常來得快、去得也快,所以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人,平時就應做檢查。
溫差過大只是誘發心肌梗塞的促因。洪惠風與李秉穎都表示,會發生心肌梗塞的民眾,一定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抽菸、喝酒等危險因子。以抽菸為例,根據國際期刊多篇研究,長期抽菸容易造成心臟血管狹窄,平常血流量足夠,不易察覺異樣,但天氣劇烈變化時,血管收縮,血塊易阻塞在狹窄處,就會引發心肌梗塞。
他們提醒民眾,今年天氣變化大、早晚溫差大,民眾出門一定要注意保暖,若出現頭暈、頭痛、胸悶與急劇性胸痛等不穩定症狀,要盡快就醫。
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
美國心臟科醫學會建議民眾,預防心肌梗塞應從20歲開始,留意自己是否有以下危險因子:
1.年齡:大於45歲的男性,以及大於55歲或停經後女性;女性停經後缺乏荷爾蒙保護,易出現心血管疾病。
2.家族史:家裡曾有人因心臟病猝死或是腦中風的案例。
3.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有任何其中之一疾病都屬於危險群。
4.抽菸、喝酒、肥胖者。
資料來源/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