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空檔時,常拿智慧型手機上臉書或LINE一下?精神科醫師警告,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可能導致大腦功能退化或喪失同理心與溝通能力,易罹患人際關係症候群。
日前媒體大篇幅報導,一位網友透過臉書通知好友要自殺的消息,但雖然有網友透過網路發出關心,還是無法阻止憾事發生,讓人不禁疑惑,為什麼網友們會眼睜睜地看著自殺事件發生,卻沒有伸出援手?答案可能就出在人類太過依賴網路、智慧型手機等介面,導致大腦部分功能退化,甚至喪失同理心。
現在人類到底有多依賴智慧型手機呢?一位藝人上電視分享與姊妹淘聚會的經驗。大家約在KTV唱歌,她原本預期一打開門應該是眾人在一起歡唱的畫面;沒想到,她只聽見電視在放音樂,卻沒有人拿麥克風,因為每人手上都拿著智慧型手機,正忙於上臉書分享現況。
拇指族暴增衍生後遺症
「朋友不就都在眼前嗎?為什麼要靠手機溝通?」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人類腦部前額葉中有一個同理中樞,負責從眼睛看到的(肢體與眼神)、耳朵聽到的(音調)等各種資訊,研判對方處於什麼狀態、自己要做出哪些回應,像是心有戚戚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都是同理中樞的重要功能。
「但是同理中樞是需要被訓練的,無法透過這樣虛擬的網路溝通方式被滿足。」楊聰財強調,大腦要經過多元的刺激與學習,包括同理中樞等的各種功能,才會發展得更好。過度依賴網路等溝通介面時,刺激元素只剩單純的文字、火星文、表情符號、照片,這些元素對同理中樞來說,根本就不夠。
也許你認為「我用手機或是網路,也是在進行溝通」,甚至以為這樣與朋友的聯繫更緊密。然而,缺乏言語交流、眼神接觸等多元刺激,大腦就無法獲得充分的訓練,久而久之,腦功能會下降,以致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與回應。
楊聰財以臉書自殺事件舉例,當事件發生時,不見得大家都袖手旁觀,但網友以為透過訊息、郵件告訴自殺者千萬不要想不開,就代表有關心了,「自殺者真正需要的是有人拉他一把,讓他有抓住繩子的感覺。」他提醒,每個人臉書上都有上百位好友,「但真正能傾聽、能分享喜怒哀樂、能發出提醒的有多少人?應該不超過五個吧!」
首重做好時間管理
楊聰財說,就像《論語》上認為,好朋友應該具有「友直、友諒、友多聞」等特性,畢竟現在還是「人與人之間必須要面對面」的社會;當你發現身邊朋友越來越少,只剩下手機與網路相伴時,相對的,身心發生狀況的機會就會大幅提升。
雙和醫院精神科主任李信謙表示,就像打電動一樣,使用智慧型手機也可能成癮,使溝通能力喪失,最後導致依賴、沮喪、憂鬱等症狀產生。從大腦組織學來說,成癮會使大腦部分區域的血流減少。以電玩成癮為例,成癮時血液會過度集中聽覺與視覺區域,其他部位無法獲得足夠血流循環,導致功能退化或受損。
李信謙指出,以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級」理論來解釋,若畫成一個金字塔從底層到最高層,分別是生理、安全、愛與歸屬感、自尊及自我實現,同理中樞正代表了「愛與歸屬感」這個層面,如果這個需求一旦無法滿足,就無法繼續完成更上一層的身心需求。
李信謙提醒,要避免過度依賴,第一要務就是「做好時間管理」。手機、網路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一天上網聊天或看臉書,一次不超過二十分鐘,每天不超過兩小時。並且在健康生活的設計上,著重豐富多元,讓自己多動、多笑、多助人,越多元代表為自己的身心健康打下越多支柱,未來面對困難,就能撐得越久!
維持好腦力5法則
1. 早餐不能少:一起床是身體最需要能量的時候,多補充蛋白質、醣類、胜?類,有助腦細胞提升活力,應付一整天的挑戰。
2. 做好計畫表:工作順序越亂,腦細胞越容易打結,做好時間規畫按部就班,不僅工作更有效率,思緒才能更集中。
3. 要吃好油脂:壞油脂會造成神經細胞傳遞受損,就像電線「相打電」,應該多吃不飽和脂肪酸類,像是地中海飲食,甚至還能加速腦細胞的新陳代謝。
4. 團隊運動佳:運動除了能刺激腦細胞新陳代謝與刺激腦部記憶區外,從事團體運動像是打籃球,比起個人運動能夠從更多方面刺激大腦,產生活化效益。
5. 睡眠最重要:人類細胞受損必須靠睡眠才能修補,所以不僅要睡足6到8小時,還要能睡得好,進入到深層睡眠時,才能發揮最大修復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