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究「吃得安全」的現代人,往往對食物的品質斤斤計較,卻忽略了另一個潛在的危機──容器。專家指出,裝食物的容器若使用不當,會讓毒素進入人體,影響荷爾蒙的運作機制。正確使用容器,亦是無毒生活的重要一課。
每天早上,在前往公司的路上,上班族Amy匆匆在早餐店點了餐,拿著紙杯,透過杯上塑膠蓋的小孔,就急急忙忙地把燙口的咖啡喝下肚。進了辦公室,趁正式上工前,她打開裝在保麗龍盒內熱騰騰的油炸雞塊和薯條,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儘管盒子已經受熱變形,她視而不見,繼續大快朵頤。中午一到,由於下午趕著開會,Amy三步併作兩步衝到便利商店,一手抓起架上的便當和飲料,連餐盒上的保鮮膜都來不及撕開,就看也不看地隨手一按微波爐上的面板,急著加熱......。
這是一般上班族真實的寫照,但,你可曾想過,在這樣日復一日的生活中,當你輕忽地使用餐具、紙盒和飲料杯,已經默默吃下了多少毒素?
隨著時代的進步,生活中接觸到的物品,為求精緻、耐用和節省成本,製作時會加入許多化學添加物,這些化學物質若進入人體內,會嚴重威脅健康。
主要原因是,這些物質因化學結構與荷爾蒙類似,會擾亂身體的內分泌系統,一般稱其為「內分泌紊亂物質」,也就是俗稱的「環境荷爾蒙」。「它可怕的地方在於其效應是累積性的,短時間或許看不出變化;但時間一久,體內的毒素越來越明顯,身體的毛病也就隨之而來!」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點出環境荷爾蒙對人體的破壞力。
令人震驚的是,由於台灣人對於環境荷爾蒙的認知有限,使得國人接觸化學毒物的機率遠高於其他國家。「曾有學者採樣國人的尿液,赫然發現塑化劑濃度居然是美國人五倍,更是德國人的六倍!」吳家誠舉證歷歷,「這還不打緊,塑化劑對孕婦的影響最大,但台灣孕婦體內的塑化劑量竟是美國孕婦十二到十三倍!」在台灣人「無毒意識」抬頭的今日,如何「安全使用容器」,是食品安全中極重要的一環。
對此,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祕書長黃嘉琳提醒家庭主婦、上班族以及其他消費者,無論在購買外食、拿器皿裝食物,或是在家烹調料理,都得遵守「認清容器材質」、「掌握產品禁忌」,以及「聰明安心使用」三大步驟,才能為健康把關。
▲點選圖片放大
步驟一:認識材質 從器皿底部判別
使用塑膠餐具的第一步,必須先了解塑膠材質及特性。一般塑膠類材質分為七類,在塑膠容器的瓶身、瓶底或外標籤上,大多會印上三角形的回收標誌,標誌裡有一個數字,代表不同的塑膠材質。例如一號為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最常被製成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寶特瓶,二號HDPE(高密度聚乙烯)則是塑膠袋的主要成分。
哪一種材質較安全?吳家誠斬釘截鐵地說:「越常被用的容器,問題越多!」他分析,像常做成保鮮膜、雞蛋盒的編號三號PVC(聚氯乙烯)用途最廣,使用不當容易產生戴奧辛。而常被製成保麗龍容器的六號PS(聚苯乙烯),則因遇過酸或過熱會被融解,也對人體有害。相對而言,二號的HDPE、四號LDPE(低密度聚乙烯),以及五號的PP(聚丙烯),由於化學結構較安定,較不容易與陽光、空氣產生反應,使用年限較長,也較為安全。
隔著外帶杯上的塑膠蓋喝下熱飲料,其實是很危險的!
步驟二:掌握特性 選正確容器裝盛
了解容器的成分後,下一步要明白各材質的容器該如何使用。長庚醫院林口醫學中心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每種容器材質都有其使用特性,使用時千萬要小心,否則會破壞其化學結構,而釋出有毒物質。
以塑膠器皿為例,最重要的是耐熱和耐酸性。林杰樑提醒,一般產品所標示的耐溫溫度,指的是容器不變形的極限溫度,並不代表在這溫度內不會釋放出毒素。以常用來做成布丁盒的PP,雖然標榜耐熱溫度達一三○℃,但受熱超過五十℃,就可能釋放三聚氰胺。
為了安全起見,吳家誠認為,除了微波加熱可使用合適的塑膠材質外,其他加熱方式如炭火、烤箱以及爐火等,都不能使用塑膠容器調理食品。另外,由於東方人常用紅燒、煎炸、快炒等烹調法,過程中都會用到油,所用容器就得考慮材質的耐油脂特性,其中六號的PS就不適合裝油脂類食品。
「常用塑膠袋裝熱食的外食族也要注意了!」林杰樑以其多年來的臨床經驗指出,塑膠袋裝熱食,可能會釋出鄰苯二甲酸酯類可塑劑,一旦在人體中累積,對內分泌、生長荷爾蒙都有負面影響,「因此,塑膠袋能不用就不用!」至於盛裝酸性或鹼性(如檸檬汁、醋等)食品,則應選擇耐酸及耐鹼性較好的PET或PP材質容器。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劉潔鳳提醒,太過老舊的器皿也最好不要使用。由於產品都有時效性,有效期限一過,其耐熱及耐酸程度都會降低。在使用或清潔容器時,應避免以鋼刷或尖銳物品摩擦,以免有害物質混進食物。
而為了確保容器品質,不要購買沒有保證書,或沒有標示使用方法的塑膠用品。此外,有色容器易因加熱、刮傷、碰撞溶出重金屬染料,應少用。
▲點選圖片放大
步驟三:聰明烹調 加熱過程有三招
弄懂器皿的特性和使用禁忌後,如何聰明烹調更是拒絕環境荷爾蒙的重頭戲!對此,吳家誠提出「使用有條件、加溫不加熱、單純不混搭」等三大原則。他解釋,「使用有條件」是指所有烹調器具,如微波爐和電鍋都有其加熱特性,使用時應先參考說明書,以免過度加熱,傷害容器。
吳家誠表示,微波爐有加熱功率的差別,使用高功率微波食物時,所需加熱時間較短,應盡量避免加長時間,造成溫度過高,導致塑膠餐具變形。而塑膠產品則絕對不可使用電鍋加熱,因為電鍋加熱的原理是將水變成蒸氣,蒸氣溫度可高達一二○℃以上,會導致塑膠變形、軟化甚至熔化。
至於「加溫不加熱」,則是指微波時最好採用中溫多次加熱的方式進行。微波時應打開上蓋,避免熱量集中,導致溫度過高。
而「單純不混搭」原則,指的是烹調加熱時,最好使用同類型的容器,以免材質不同,耐熱度不同而難以掌控。林杰樑表示,微波加熱時,得挑選有微波爐高頻適當性、微波爐耐久性之PP材質的容器,而且要注意,假使容器上蓋或有其他部件非PP材質,最好不要微波加熱。
小心駛得萬年船,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平時在選擇及使用容器時,可得要多費一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