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歌壇天后江蕙日前抱著感冒出席演唱會,壓力過大導致「青光耳」舊疾復發,眩暈、耳鳴多天,吊點滴住院治療;她還表示,多年來都無法根治這個老毛病。
青光耳,其實指的就是「美尼爾氏病」,主要是因為內耳的內淋巴液分泌過剩或代謝不良,致使內耳壓力增高,聽覺及平衡功能失調,又稱「內耳水腫」,因病理特徵與青光眼類似,而有「青光耳」俗稱。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昱君表示,美尼爾氏病好發於三十至五十歲的成年人,女性略多於男性,常檢查不出病因,推測與內耳結構、遺傳、感染、過勞、失眠、自體免疫或自律神經失調有關,最嚴重會導致耳聾病變。
病徵:暈眩、耳鳴、聽力減退
近年來,美尼爾氏病被視為一種文明病,在愈現代化的社會、壓力愈大的族群,該症的發生率就愈高。美尼爾氏病的三大病徵為眩暈、耳鳴及聽力減退,而且會反覆發作,同時初期耳朵症狀多以單耳表現。若有以下三種情況,就得擔心是否患有「青光耳」:
一、突發性眩暈:感到天旋地轉的平衡障礙,每次發作時間常持續數小時,但很少會超過一天;可能連續幾天都發作,伴有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但意識清楚。
二、耳鳴:會呈現一種連續性的嗡嗡聲,耳脹、悶塞,甚至會有耳痛感。
三、聽力減退:波動性聽力下降,初期以低頻障礙的聽力減退為主,無法忍受很大的聲音,發作過後,聽力就會恢復。但隨著發作次數愈多,慢慢會造成無法恢復的聽力喪失。
美尼爾氏病三分之二的患者是以眩暈為主要症狀,初期亦可能只有其中一兩項症狀出現。眩暈對許多人而言是可怕的經驗,天旋地轉彷彿世界末日來臨,發作時還伴隨噁心、嘔吐、冒冷汗。許多眩暈病人會懷疑自己是否得了什麼絕症,或是腦裡長瘤才會病得如此嚴重。咬緊牙根忍受眩暈煎熬前來求診,才知道罹患了美尼爾氏病。
不可以為症狀消失就驟然停藥
值得注意的是,有時美尼爾氏病的症狀與「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類似,天主教耕莘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張淳翔即表示,必須透過詳細聽力、平衡功能,及聽神經生理檢查才能確診;突發性耳聾患者萬一輕忽,喪失一周內的黃金治療期,聽力恢復比率將大幅降低。
治療美尼爾氏病最基本的處理方法是低鹽飲食,一般一天最多一.五至二公克。而在急性發作時可以有效地透過口服藥物治療,效果良好,包括抗副交感神經劑、利尿劑、血管擴張劑、鎮定劑等藥物,通常至少需二至三個月,長則需半年至一年,才能有效控制,減輕症狀、減少復發。
美尼爾氏病能否根治?因為多數患者罹病原因不明,有人治療後便鮮少發作,但也有患者終其一生為此病所苦。張淳翔提醒患者,千萬不要因症狀消失,就馬上停止吃藥,因為此時內耳若未穩定復原,驟然停藥,將增加美尼爾氏病轉為慢性病及其後反覆急性發作的可能性。
若口服藥物效果不佳,也有人利用抗生素,如「健他黴素」(Gentamicin)經由肌肉、中耳或內耳注射的方式來治療,可以緩解約八到九成的頑固型美尼爾氏病。必須小心的是,病人會有短暫一兩星期的不平衡感,等適應期過了,眩暈就會有顯著的進步;少數病人的聽力會受到波及,最好不要一次使用太高的劑量。另外,注射前的平衡功能檢查也很重要,對於兩側前庭神經功能不佳的病人,宜謹慎使用。這種治療方式不一定要住院,在門診亦可施行,在國外已相當普遍。
至於手術,則適用於藥物連續治療一年以上,聽損及眩暈仍無法控制的病患,不過臨床上比率極低。陳昱君指出,手術的方法可分為保守性或是破壞性兩種。內淋巴囊減壓、分流屬於保守性手術,學理上適用於因生理構造異常導致的美尼爾氏病,但大部分患者的罹病原因不明,臨床上確實也出現過患者在術後眩暈並未緩解的病例;而破壞性手術則有迷路切除、前庭神經截斷兩種,不過因會導致完全失聰,只適用於患耳聽力已經極度損壞的患者。
哪些危險因子容易誘發美尼爾氏病?常見有情緒不穩、緊張、壓力、過度疲勞、感冒、失眠等因素。此外,氣候變化與美尼爾氏病關係尤其密切,寒流或颱風來襲,氣溫驟降、早晚溫差過大時,也容易誘發此病。而曾有過頭部外傷或中耳病毒感染,也都是罹患此病的高危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