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老人化社會到來,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照顧自己的健康」!從40歲開始著手拒絕代謝症候群上身,60歲後積極防癌,一步一步促進自己的健康,才是給自己也給家人最好的父親節禮物!
父親節將至,面對愈來愈高齡的老人化社會,健康就成為父親最關心的話題,從以下兩個數據,可以看出台灣老化社會嚴重:
老化速度:國際上普遍以「老年人口從七%增長到一四%所需年數」代表老化速度。與世界各國相比,法國以一一五年的速度慢慢老化,挪威也花了八十五年,美國則是七十三年,但是台灣卻快速地以二十四年走完。
扶老比:如果用「十五至六十四歲生產人口數vs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數」為比值,民國一○○年是七比一,十一年後(民國一一一年)降為四比一,到了民國一二八年甚至只剩二比一。
老化社會 健康是優勢
面對如此嚴酷的變化,難怪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發出警告:未來十四年內,台灣將以「三級跳」的速度進入老化社會,十四年後甚至將成為「超高齡社會」。所以別再以為事不關己,如果你現在四十歲,你就可能成為這波海嘯中的一員,衝擊著社會與家庭的經濟能力。
你真的不得不問:「我準備好老了要自己養自己嗎?」是要準備夠多的錢?還是要買足夠的保險呢?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試想,如果你家財萬貫,但卻只能躺在病床上,朋友們高興出遊,你卻只能讓看護推著輪椅在公園曬太陽?答案很明顯了吧:「健康」才是面對老化社會最基本的武器!
也許你早就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但比起女性,男性對於自己的健康「忽視」遠比「重視多!」長庚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英仁就說,中年男性大多無法接受自己已經步入罹患疾病的狀態,像是糖尿病、高血壓,甚至還有人「誤解」這些疾病是可以治好的,導致「輕忽治療」,這些錯誤作法反而讓健康掉入萬丈深淵。
「中年男性一定要有這樣的觀念:不是靠別人幫你看管生命,應該是自己要管理自己的健康。」陳英仁這麼強調。要健康絕對沒有捷徑,而是要一步步累積,等到了退休之後,才能用健康的體魄去享受老年生活。
到底中年男性該如何看顧自己的健康?安法診所主任醫師吳凱茹說,四十歲以後的中年男性就應該要有健康警覺心了,因為到了這個階段工作也比較穩定,而因各種不當生活習慣所導致的身體狀況,也累積到了一定程度,該胖的也都胖了、血壓該變高的也變高了,所以四十歲之後,就要特別注意「代謝症候群」。
所謂的代謝症候群,是指腰圍、血壓、血糖、血脂、膽固醇等五個數據中,如果三個超過標準,就代表身體代謝狀況已經出現警訊。
吳凱茹指出,症候群嚴重程度還不到「疾病」狀態,但這是身體很嚴重的警訊,如果半年內沒有透過飲食、運動改善回來,就必須開始使用藥物治療。
四十歲運動 推薦爬樓梯
吳凱茹建議,四十歲後應該開始避免以澱粉、油脂為主的飲食習慣。「如果用金字塔圖形解釋,最底端應該是蔬菜水果等纖維質高的食物,往上則是蛋白質,第三層才是澱粉與油脂。」她特別提醒「高溫油脂」的嚴重性。她說,油脂經過高溫烹調(如油炸、大火快炒)後,會造成油脂變異成為較濃稠,導致難以代謝出體外,最後成為心血管出問題的元凶。
提及運動,許多人都說沒有時間,但是根據吳凱茹的經驗,她請這些人每天爬樓梯兩次,經過三個月之後,發現在沒有用藥的狀況下,血壓、血脂都有明顯下降,「可見運動是可以累積的,千萬別再給自己沒時間運動的藉口。」但她也提醒,下樓梯會讓膝蓋產生負擔,應該以爬樓梯較為恰當。
除了持續維持健康的生活形態外,兩位醫師也都認為,五十歲以上的男性做一個精密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根據統計,五十歲是癌症好發的分水嶺,特別是男性的肺癌、肝癌、大腸癌、胃癌等等,所以建議進行「兩天一夜」的健檢,至少應該包括上、下消化道內視鏡、頭頸胸腔的血管檢查,當然如果經濟能夠負擔,進行一個「全身性核磁共振」檢查,是最保險的作法。
「千萬別輕忽任何身體所發出的警訊!」陳英仁建議,平常就應該與附近診所的醫師維持良好關係,覺得身體有什麼異常,就能讓最了解你身體狀況的人先評估,這樣自然能將健康維持在一定的狀態。
在向父親致敬的同時,也別忘了自己的健康才是家人、社會最重要的財富!
危險因子要注意!
肥胖
中年男子最容易挺出啤酒肚,這不僅代表代謝變差,也可能是慢性病的前兆,且現代醫學已經證實,肥胖幾乎是所有疾病的第一凶手。
建議:男性腰圍不應超過90公分(33吋)。
抽菸
不管一手菸、二手菸,都有足以致癌的物質,醫界認為抽菸行為可能是引起三分之一癌症的主要殺手。
建議:戒菸,可參加各縣市戒菸班。
壓力
壓力是文明社會所帶來的最大負面力量,研究證實,壓力會造成免疫力下降、抗氧化能力降低,造成老化與疾病加速產生。
建議:學習如何放鬆,各醫院身心科都有相關訓練。
攝護腺
只要超過50歲,就有一半的人會有良性攝護腺肥大,會影響排尿甚至引起勃起功能障礙。
建議:50歲前一定要照超音波,並請醫師進行肛門指診確認狀況。
澱粉與糖
隨著年紀增長,體內代謝能力一定會變差,澱粉與糖都是造成肥胖主因,並會引發心血管疾病。
建議:飲食應改為蔬菜水果等高纖維為主,油脂則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佳,例如橄欖油等,但應注意不可使用高溫烹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