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N1新型流感的疫情漸緩,有了這次的教訓,未來遇到更嚴重的傳染病時,專家與衛生官員可望有更好的因應能力。
H1N1新型流感並未演變成全球健康衛生機關預估的大浩劫。一月二十九日,位於日內瓦的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指出,儘管歐、非、亞洲部分地區仍見新流感蔓延,但全球證實病例已經減少,目前雖然不幸傳出一萬四千人死亡,但相較於每年最多有五十萬人死於季節性流感,數字已經算少。
儘管未釀成全球巨災,但健康衛生單位、研究人員、疫苗製造廠從中得到什麼教訓?一,這類流感病毒的爆發比專家原本想的更難預測。二,若面臨毒性更強的種類,目前的防治體系將無力招架。「H1N1的大多數疫情都屬溫和,」世衛發言人哈托(Gregory Hartl)說:「我們已掌握過程,可以從中學習。」
許多專家說,首要之務在整頓過時的疫苗生產系統。目前仍須在雞蛋中培育流感疫苗,技術繁複,藥廠要在一月開始製造,供應量才足夠應付秋天所需。二○○九年,H1N1流感一直到四月才冒出頭,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下稱疾管局)與藥廠措手不及。疫情高峰時疫苗不夠,降溫時疫苗又太多。「雞蛋培育技術相當有限,我們從○六年起就著手改進。」疾管局流感協調處主管瑞德(Stephen C. Redd)說。
宣傳出現問題
業界與大學競相研究新技術。譬如百特國際(Baxter International)先前已測試新的細胞培育技術,從疾管局取得病毒細節後,三個月後就能開始生產疫苗。百特的疫苗已有部分銷往歐洲,目前正在美國申請技術認證。同樣的,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 System)正在興建疫苗製造研究廠,未來將擁有幾項不同的生產技術,皆可即時開出產能,依不同病原而調整。
生產只是其中一個瓶頸。H1N1疫苗去年秋天終於問世後,有些醫生對可拿到的數量與時間毫無頭緒。許多州選擇由診所全面接種,卻沒讓孕婦與醫療工作者等高風險群先施打。林潔(Jeanne S. Ringel)是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研究大流行疫情的資深經濟分析師,看到洛杉磯自家附近診所應變不足,也大感驚訝。診所應該先施打重點病患,卻「照單全收。」她說。
麥克森公司(McKesson)與疾管局合作運送疫苗到診所,但副總裁倫柯(Jeff Reinke)說,他們只有八周就要建立起全新的配銷網路。各州下單過程緩慢,公司只得縮短包裝與出貨時間。倫柯在電郵中表示,公司歡迎疾管局提供能改善流程的意見。
另一個問題在溝通不良。許多高風險族群以為疫苗未經證實有效,不敢施打。但事實上,H1N1疫苗製造過程與一般季節性流感相同,測試後也得到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放行。針對民眾誤解,美國醫學協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成立宣導網站,會員也以YouTube、Facebook與Twitter等呼籲民眾放心。
俄克拉荷馬市的小兒科醫生、亦是協會委員會一員的麥考菲(Mary Anne McCaffree)說,下次宣導工作應及早展開,而且更積極。「這次有看到問題,卻處理得不好。」麥考菲說。
專家指稱世衛捏造大流行
世衛自己也出錯,原以為每人施打兩劑才有效用,但後來證實成人一劑就夠。這表示多數歐洲國家手頭疫苗量充裕,所有民眾都能施打,卻因資訊混亂且民眾不積極,最後只有不到一成的人口接種。
疫苗廠商方面,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起初預估,諾華(Novartis)、賽諾菲安萬特(Sanofi-Aventis)與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三大藥廠○九年十月到今年三月營收合計可望達五十三億美元,但十二月又表示可能較預估下跌高達一五%。法國已經減少下單諾華與賽諾菲安萬特,諾華疫苗業務主管歐茲瓦(Andrin Oswald)一月二十六日亦說,H1N1疫苗今年營收預計不及○九年十億美元的一半。
即使感染率下降,許多專家擔心新流感還有不為人知的面向。死亡率雖然不高,但兒童卻占了不少。此外,儘管明年的季節性流感疫苗可望也能預防H1N1新流感,還是可能出現毒性更強的新類型。
醫學專家思索流行病問題的同時,矛頭也指向世衛,稱其煽風點火,造成民眾不必要的恐懼。其中一名批評人士是前德國議員、現為歐洲理事會(Council of Europe)衛生官員的沃達(Wolfgang Wodarg)。一月二十六日的理事會會議中,他指稱世衛捏造出一場流感大流行,結果只有藥廠賺到荷包而已。他說:「實在荒謬。」
世衛的福田敬二(Keiji Fukuda)博士席中則捍衛組織所採的措施。世衛的流感政策與應變「並未受製藥產業的不當影響,」他聲明說,但補充道:「全球如何改善類似事件的處置方法,仍有許多學習之處。」
(By Arlene Weintraub and Andrea Ger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