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的周末假日,傳來兩則令人遺憾的新聞,一是廣播界名人大衛王辭世,另一是烹飪大師傅培梅病況危急,兩人皆是罹患令人聞之色變的「肝癌」。
傅培梅則是C型肝炎帶原者,雖然幾十年前驗血報告就發現肝功能指數異常,卻疏於追蹤治療,病毒伺機坐大,引發肝硬化多年後,惡性腫瘤終於萌發。
類似這樣的悲劇,在台灣社會不斷地上演著,悲劇的主角不分身分與階層。
最致命的病症──每年約有一萬人死於肝病
肝癌死亡率是十大癌症之首,但為何還是有許多人忽略追蹤治療的重要性?
大衛王的主治醫師、擔任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的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許金川指出,肝病早期通常沒有症狀,而且只要四分之一的肝臟就能維持正常所需,加上肝臟沒有神經,是最沉默的器官,因此很多人得了猛爆性肝炎肝已經硬化了,甚或已經長發生肝癌都不自覺,因為他們一點生病的感覺都沒有!這正是最大的盲點,所以要避免悲劇的發生,惟有不斷提醒民眾,一定要定期檢查,不可輕忽!
許金川表示,肝病堪稱為我們的「國病」,肝病依其病因分為病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藥物或毒物性肝病及新陳代謝異常性肝病等,在台灣,以病毒性肝病所引起的肝病危害最廣,其中尤以B型肝炎及C型肝炎會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也就是所謂的「肝病三部曲」。
據估計,台灣B型肝炎帶原者多達三百萬人(每五人就有一人),C型肝炎感染人數至少三十萬人,這些龐大人口就是所謂的「肝癌高危險群」。台灣每年約有一萬人死於肝病,其中約八千人是因B型肝炎死亡,二千人則因C型肝炎死亡。這些恐怖數據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要提醒民眾務必面對「事實」,不能任由致命病毒在體內發威。
雖然推估台灣有眾多的B型肝炎及C型肝炎帶原者,然而有許多民眾(約三分之二)仍不知道自己是否為帶原者,才會導致一旦病發就為時已晚的遺憾,所以,防治肝病的第一步便是「抽血檢驗自己是否為帶原者」,這也就是為何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自成立以來即全國走透透,不斷的以「肝病防治列車」深入全台灣各角落,主動出擊為民眾免費做肝炎肝癌篩檢服務。
每年定期健診──檢查的項目務必要完整
如果檢查確定尚未感染過B型肝炎病毒,必須注射B型肝炎疫苗。一旦確定為帶原者,必須每年接受至少一至兩次的「肝臟超音波」和「抽血檢查」,但切記一點的是,一次的檢查結果正常,不代表永遠正常,大衛王的案例便是一個警惕。這樣的檢查動作必須終生不斷地持續下去。
醫生建議,如果檢查出以下的症狀,務必配合醫生指示,耐心地回診:
一、B型肝炎健康帶原者:B型肝炎帶原者,超音波檢查正常,且肝功能持續正常稱健康帶原者。健康帶原者須每半年抽血檢查肝功能及胎兒蛋白,至少每一年做一次超音波。
二、慢性B型肝炎患者:B肝帶原者,肝功能持續六個月不正常稱慢性B型肝炎患者。患者需每三個月抽血檢查肝功能,每半年做一次胎兒蛋白及超音波。有肝硬化者約四至六個月做一次超音波及胎兒蛋白。
三、 C型肝炎患者:血液中有C型肝炎抗體就是C型肝炎帶原者。如果肝機持續正常,約半年抽血檢查肝功能及胎兒蛋白,至少每一年做一次超音波。但是,如果肝功能持續六個月以上不正常稱慢性C型肝炎,此時則需每三個月抽血檢查肝功能,每半年做一次胎兒蛋白及超音波。
四、其他肝臟疾病:視病情之需要,定期追蹤檢查。固定的抽血檢查及超音波檢查才能早期發現肝臟的異常變化,千萬不能懈怠。
現在大部分企業都替員工安排健檢,請務必檢視肝臟檢查是否「完整」。據了解,這種例行健檢的檢查項目大多不完整,通常僅有肝功能(GOT、GPT)檢驗,其餘像B型、C型肝炎及肝癌(胎兒蛋白)或腹部超音波多為自費項目。
據調查,同時做B型肝炎檢查的企業只有五○%,做C型肝炎檢查的只有一五%左右,做胎兒蛋白檢查的只有三一五%。所以不要以為已做肝臟檢查就萬無一失,必須確認是否為完整檢查,多一層防護,才能少一分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