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總在你忘了之後發生。」然而,台灣人真的那麼容易忘了災難所帶來的痛苦?九二一、大園空難、林肯大郡等事件,似乎都還歷歷在目,那些心靈受創的人真能說忘就忘?亦或是刻意遺忘?是的,他們沒有忘記,但是災難卻一再發生,此刻若沒有健全的心理復建,該怎麼走出陰霾……
魯中興指出,其實同樣都是災難,空難與自然災害所承受的創傷還是有差別,空難的家屬散布全國,而自然災害是區塊性的,大家可能是鄰居,其悲傷情境從早到晚都可以互相陪伴撫慰,但是空難家屬從失事現場回到自己的地方卻只有自己哀痛,各自承受,尤其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悲痛感會更深沉。
安心專線給受難家屬一個傾吐的地方
另外,社會大眾大都關注到受難家屬的心情,但卻沒有太多的人去關心華航員工,其實,他們也是亟需受到輔導的一群。同事罹難,他們除了難過,還多了份罪惡感,同時還得承受家人要求辭職的壓力,這是外人難以了解的。
魯中興說,從九二一之後,台灣幾乎年年都有災難發生,心靈受創人數與日俱增,他們需要有人伸出援手,給與關懷。「災難衛生制度」在此時更形重要,政府也推出安心免費專線( 080-0021-995 〉 ,二十四小時全天候開放,有專業人員傾聽心聲。
他也表示,空難發生後,情緒是否會穩定?能否承受打擊?兩個禮拜以內是最重要的關鍵期,此時必須建立一個非常重要的環境,包括有條不紊的規畫,成立像「繭」一樣的保護作用,就像一對一的志工陪伴,必要時的打氣及說明,最後就是到宅服務。
由於大園空難之前沒有任何的災難衛生制度規畫,使得家屬筋疲力竭,屍體全部擺在一起,認屍必須從頭一個一個認起,這是多麼大的傷害。不過,很慶幸的是,這次五二五華航空難已經改善許多,關鍵當事人,包括航空公司、保險公司及政府相關單位作了許多準備,也讓此次的災難衛生處理邁進一大步。雖然止是差強人意,但有做總比不做好,「這是一個起步,我不忍苛責。」魯中興說。
面對災難敢說敢談──才能走出哀痛
受災者的意識往往覺得非受災者不能了解他們,因此必須志工到受災者那裡去輔導,受災者不會主動來到你身邊。魯中興表示,最有用的幫助點在於,愈快愈好、愈接近現場愈好,愈符合期望愈好,要讓受災者了解,哭鬧是正常的行為表現,面對災難,敢說敢談,才能解決一切的憤怒與不甘心。
林肯大郡事件發生時,魯中興主動站出來協助受災者,他認為,這些受災戶不該受到懲罰,不該受到如此打擊,社會有責任幫忙他們才是。社會應有正義存在,當發生不可抗拒的災難,應給與一定的幫助。
從魯中興的言談中,顯現出他的正義感,他以一種我不是家屬、我不是當事人,永遠保持「距離」的感情對待受災者,才不會讓自己陷入不理智的情境。
人一定儲備許多的無形資產──以應付災變
在經歷過多次的災難輔導後,魯中興認為,人生應該做很多的儲備存款,包括能力、個性、朋友、寄情之物等等,這是無形的存款,當你儲存得愈多,愈能應付災變。
魯中興表示,現代人想要功成名就,不斷把生活當敵人,照理說,應該把生活當朋友才對,他建議大家不妨定下心來,問問自己想要選擇什麼,哪一條路有開闊的空間,畢竟有選擇就是對的,別為了功成名就,賺了全世界,最後卻什麼都沒有。
至於如何讓生活減壓,魯中興建言,不要被世俗的規範牽著鼻子走,大目標不要定得太大,最好是近期、中期的目標,每天做有用的事即可,好比你想要身體健康,可以跳繩、慢跑、做健康操,隨處可做,能持續做的都好,常常有人喜歡捨近求遠,參加一些昂貴卻又不一定有效的課程。
他笑笑地說,現代人壓力很大,又一直追求壓力,連放假都「忙」著去玩,生活不必那麼的辛苦,只要一切回歸自然規律,就是最好的減壓方法及自我保護的力量。
魯中興小檔案
出生:1952 年
婚姻:育有二子
學歷:台大心理系
經歷:草屯療養院五年
現任:台北市立療養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