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也有朝聖之路。
手作步道 找回先民與山林自然共生的智慧
沿著水寨下古道繼續往上走,步道兩旁盡是生機盎然的低海拔林相,九芎、麻竹、相思木、江某樹、無患子、光桐、龍鬚藤、黃藤在林間錯落生長。而幾乎難以察覺人工鑿掘痕跡的手作步道,讓山羌、獼猴、山豬、穿山甲等動物行走過的腳印獸徑一目瞭然,顯見此處生態之豐富。
「過去大概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沒有人走水寨下古道,路徑荒廢許久,在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的帶領下,我們邀請非常多的朋友、志工,以附近的倒木、石頭作為材料,根據研究出來的傳統工法,把原本的路徑恢復,成為現在臺灣難得一見的自然手作步道。」楊長鎮表示。
其實最初先民在開墾山林荒徑時,便是以最原始的「手作」方式,闢建出一條條的「步道」。沒有大型電動機具、水泥花崗岩,拿著最原始的十字鎬、圓鍬、斧頭等工具,以及就地取材的智慧,加上最萬能的雙手,就成為先人開闢步道時所需要的所有材料。
現代以水泥、磚岩施作的工程步道,雖然作業方便、完工快速,但因為施作工法以及選用材料的因素,容易造成山林排水路線堵塞,造成山崩或土石流等災害。而手作步道取材自然,以最低限度干擾自然的方式建造步道,不僅做工扎實、鋪面透水性佳,且也較易壞的工程步道更耐用,走在其上如同會呼吸的步道,降低人體膝蓋的負擔。
客委會在2018年與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展開合作,多次招募志工進行兩天一夜的工作假期,修復荒廢許久的水寨下古道。在協會專業步道師的帶領下,每位志工分工合作,採石、鋸木、搬木、釘木樁、夯土,各司其職。
志工取材自四周的倒地木材,手作成為步道基幹,兩旁再以細木作為基樁鞏固,夯土填實,並用石頭補縫隙,使雨水容易洩出,讓步道成為自然的一部分,與環境生態永續共生。
而這種親力親為的「手作步道」工作假期,就是一種找回過去先民與山林共生的智慧,並且藉由手作的方式,引領民眾重新與土地展開互動,學習如何與自然環境相處。
對於如此成果,楊長鎮非常欣慰,他表示:「手作步道非常耐用,當然它也會隨著歲月腐爛,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如何以尊重生態的方式維持手作步道,本身就是未來很重要的生態教育」。
最初先民在開墾山林荒徑時,是以最原始的「手作」方式,闢建出一條條的「步道」。
多元族群交匯的歷史現場
樟之細路有著許多不同族群在此交匯的故事,不僅來自西方的馬偕曾經由古道步行進入獅潭傳教,漢人、平埔族群與原住民族也曾因為爭奪土地資源,以土牛番界、隘勇線為界線,發生戰爭殺戮。
獅潭地區的傳奇拓墾人物黃南球,在當時便創辦墾號,帶領家族沿著樟之細路深入苗栗後山地區,拓墾獅潭、大湖、三灣、南庄等地,逼退世居此地的賽夏族、泰雅族,將漢人族群的生活範圍由沿海丘陵推進至另一座山頭。
黃南球手下一名大將羅成,以百步穿揚的槍法聞名,在爭奪資源屢次的戰役中,誅殺了許多原住民族。晚年他深感殺孽太重,因此斷指修道,於現今樟之細路鳴鳳古道群上的石觀音寺出家修行。這個故事也讓樟之細路在族群衝突的歷史之外,留下了懺悔的記憶,為族群的和解開闢了一條新路徑。
而樟之細路上不僅有族群衝突的過往,也留有文學風采的遺跡。有「苗栗詩仙」稱號的賴江質,在樟之細路上留下了許多吟詩弄詞的足跡,例如他曾至水寨下古道北段出口的普光寺,教該寺的比丘尼寫詩,至今寺外的山壁上,仍銘刻著他所留下的詩作,例如:「觀盡河山千古月,音傳天地一聲鐘」、「來世善緣今世結,後生福慧此生修」。
而鳴鳳古道群上的北隘勇古道,建有一座嬲崠茶亭,銘刻著詩仙行經此地時所留下的詩句:「鳴滴甘泉流遠永,鳳儀秀嶺非中興,涼風入座遊人暢,亭景迎眸會客歡。」賴江質的詩句讓我們得以看見樟之細路不僅是一條歷史、族群、產業之路,也蘊含著文學風采之情。
(客家委員會廣告)
從鳳鳴吊橋踏入古道,七里香雅緻的香味便從鼻間飄過,林葉間鳥鳴啁啾,一片綠意在眼前綿延,讓整個人浸淫在舒適的氛圍中。
延伸閱讀:樟之細路 走一趟臺灣先民的朝聖之路<下>